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曲尊前开画扇。
暂近还遥,不语仍低面。
直至情多缘少见,千金不直双回眄。

红丝一曲傍阶砌,珠露下、独呈纤丽。
剪鲛绡、碎作香英,分彩线、簇成娇蕊。


向晚群花欲悴,放朵朵、似延秋意。

一曲瑶琴为我弹。
北风烈烈指头寒。
想见秋江残照里。

镜湖无处无非曲,乞罢何劳乞赐为。


幸有双眸如镜水,一逢李白解金龟。

石人屹立古仙坛,双涧交流拱一盘。


临水种松须匼匝,就中作室要宽安。


洞经即日修真诀,玉臼逢春浴旧丹。

仙游办得茅千束,华盖须分屋数间。


微咏玉经忘我老,谩调金鼎胜于闲。


龙雷变化从舒卷,鹤露清寒自往还。

茅冈地主古醇儒,乞我冈头作隐居。


岭上闲云从管领,涧中流水听开除。


刀耕火种从兹始,雨笠风瓢便有馀。

茅冈初割一溪云,玄契华阳旧隐文。


谒简自题香案吏,封章先报大茅君。


种成和露桃千树,借与摩霄鹤数群。

华山东下有茅冈,云是毛公旧隐场。


清露尚馀丹满臼,白云今许草为堂。


冬凭野烧开畬陇,春托山雷净石床。

一曲娇歌酒一觞,难醒难醉又难忘。


争知一别还非易,满地月明归路长。

廿载桃花瀫水头,腰肢垂老尚风流。


相逢一笑番成别,月落参横下酒楼。

尊前一曲歌,歌里千重意。
才欲歌时泪已流,恨应更、多于泪。


试问缘何事,不语如痴醉。

虹桥一断几千龄,亲手文公再造成。


何事游人尚迷路,乱寻无楫渡船撑。

雉朝飞,雄飞雌随声喔咿,山晴草暖风日迟。
绣襦锦翼何缡䙕,或登木而号,或据石而栖。


一步一饮啄,步步不相离。

织就木棉,裁成碧绢,光耀玉环金缕。
服号离尘,布名屈朐,一钵共来西土。
想夜半传心印,把心灯遮住。

钗闪银屏,帘垂碧月,填就新词铜虎。
黄绢深惭,朱唇轻啭,消得佳人含吐。


细味幽兰香气,偏识郎心苦。

一番风月已平分。
留得玉溪云。
蔼蔼宾僚如故,东楼北海清尊。

溪山好处,赢得题新曲。
待足人生甚时足。
问临流情味,倚遍斜晖,应似画、小景生绡一幅。

一曲寒城外,青山四五家。


庭空鸣败叶,楼迥起清笳。


市远兴逾逸,人来话亦佳。

闻道山阴景,湖光一镜秋。


远涵晴日动,迥带晚烟浮。


花发连堤树,帆归隔浦舟。

一曲清江古岸头,茅檐初日照高秋。
数声又得闲身到,相对绿漪横小舟。
洞庭八月明月寒,湖龙捧出玻瓈盘。
湖风忽来浪如山,银城雪屋相飞翻。
白鼍树尾月中泣,倒卷君山轻一粒。
香炉盘盘青雾起,灵帷撒动金钱纸。
练带斜垂八尺冰,缠项白蛇神色死。
青溪小姑双露乳,起著神衫代神语。
双头牡丹大如斗,簇金小帽银花镂。
绿斗长眉丹激唇,白马黄衫灌江口。
平头奴子金丝发,六尺竹弓开满月。
朝行青溪曲,莫宿青岩阿。
女萝施长松,白蘋依绿荷。
神来水生风,神去水无波。
头上销魂是锦缠,半余青鬓两行偏。
观梅自爱香风薄,拭粉那缘玉汗鲜。
醉里月倾三弄笛,秋馀寒浸一枝莲。
百花堂深香雾生,将军燕客更多情。
春光已到筼筜谷,客梦如在芙蓉城。
蛾眉八字远山碧,凤尾双丝流水清。
简册堆中倦眼遮,午晴骤暖闹蜂衙。
依依陈迹深严地,了了繁枝细碎花。
香界顿开窗北面,宫墙每对日西斜。
离亭酒醒。
一扇凉风吹鬓影。
惨绿横斜。
天与平湖老贺郎,春波依旧染晴光。
可怜千载风流意,付与租符晓夕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