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就店煮茶古堰边,偶逢父老便忘年。


嗟予空忝十年长,闻道惭无一日先。


壮子当门能碌碌,诸孙承业亦翩翩。

阳明山人旧有居,此地阳明景不如。


但在乾坤俱逆旅,曾留信宿即吾庐。


行窝已许人先号,别洞何妨我借书。

洞府人寰此最佳,当年空自费青鞋。


麾幢旖旎悬仙伏,台殿高低接纬阶。


天巧固应非斧凿,化工无乃太安排?


欲将点瑟携童冠,就揽春云结小齐。

甲马新从鸟道回,览奇还更陟崔嵬。


寇平渐喜流移复,春暖兼欣农务开。


两窦高明行日月,九关深黑闭风雷。

双塔老师古突兀,索我瑶琴一挥拂。
风吹仙籁下虚空,满坐沈沈竦毛骨。


按抑不知声在指,指自不知心所起。

白妙轻罗薄几重,石栏桥畔小池东。


胡姬善解离人意,笑指芙渠寂寞红。

蒙蒙隔水几行竹,暗暗笼烟并是梅。


微影模糊声荦确,是谁携屐踏花来。

山色湖光一例奇,莫将西子笑东施。


即今隔海同明月,我亦高吟《三笠辞》。

三更夜深月上棂,荷花遥遥透微馨。


垆烟帖妥窗纱静,不解参禅也读经。

不耐茫茫对此何,花如吉野月须磨。


如鱼邪虎乌乌武,树底时时人唱歌。

柳梢斜挂月如丸,照水摇摇颇耐看。


欲写真容无此镜,不难捉影捕风难。

绝远穷荒海外经,风灾鬼难渡零丁。


谁知大地山河影,只一微尘水底星。

万绿沈沈嘒一蝉,迷茫水气化湖烟。


无端吹坠丰湖梦,不到丰湖已十年。

鸦背斜阳闪闪红,桃红人面薄纱笼。


银鞍并坐妮妮语,马不嘶风人食风。

薄薄樱茶一吸馀,点心清露挹芙蕖。


青衣擎出酒波绿,径尺玻璃纸片鱼。

羯鼓冬冬舞折腰,银釭衔璧酒波摇。


垆香袅处瓶花侧,不挂当时黑鞘刀。

百千万树樱花红,一十二时僧楼钟。


白头乌哭屋梁月,此是侯门彼佛宫。

如此江山信可怜,欢虞霸政百余年。


黄梁饱饭红灯上,小户家家弄管弦。

红板长桥雁柱横,两头路接白沙平。


前呼后拥萧萧马,犹记将军警跸声。

蜃楼海气隐重城,浩浩风停远市声。


四壁晚钟齐接应,分明不隔一牛鸣。

开门看雨梦才醒,一抹斜阳映画屏。


随著西风便飞去,弱花无力系蜻蜓。

北风摧雁行,一飞一栖止。
虽不罥网罗,相距数千里。
噭噭双鸣声,何当堕江汜。
髻里明珠当自知,无端贫里叩贫儿。
北邙山下千堆土,葬尽神仙不解悲。
子云有字何须问,摩诘无言转更难。
请看佛堂方丈地,丛丛忍草蔓栏干。
闻餐玉脯饮丹血,补脑还精身体轻。
刀几即看哀一死,道人那忍说长生。
白玉五城十二楼,还曾同作采真游。
重来无复壶中景,惟见苍林锁碧流。
瓶花荣悴尔何思,非雨非风欲怨谁。
纵使人幽常独对,若为春远又群离。
愁如洗马临江日,容比三闾步泽时。
里巷无端戏大儒,恨无司马为行诛。
不知陈蔡当时厄,还似如今嵊县无。
吹鬓寻残醉。
嘶骢路,梦回云倦如水。
笙歌巷陌,疏帘浅映,粉墙题字。
朗公相见广陵春,自云家世黄山人。
老夫畴昔黄山客,江海见之情转亲。
坡陁石上曾披雪,遍海莲华白于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