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楼隐乔林白日长,桂花不断四时香。
山蒸岚气作朝雨,竹引水风生晚凉。
身在岂应愁计拙,兴来时复动诗狂。
南安放步一闲游,笑傲东山天际头。
云影暗随峰影合,松声细逐涧声流。
僧归古刹常求定,我咏风光肯暂休。
舜日丽宸极,大明朝万方。
天下闻风声,我公真栋梁。
公有补阙线,孤忠托衮裳。
岳降不偶然,天将辅有道。
廊庙逼台斗,谁当致身早。
我公立四朝,事业多远抱。
昔闻谢安石,栖迹会稽山。
一为苍生起,功收谈笑间。
我公济世才,舒卷有余闲。
唐朝绿野相,宋代独乐公。
起居候夷狄,姓氏传儿童。
古人不可作,谁是间世雄。
西郭潮生晓放舟,江风萧飒满帘秋。
岸傍短竹青如染,云外奇峰翠欲流。
赏兴正逢新月上,吟踪应为野花留。
曲磴荒苔冷旧游,空馀猿鹤故山秋。
老僧相见还青眼,倦客归来已白头。
浪笑生涯皆堕甑,放怀天地总虚舟。
文昌新阁嶂东川,古木清幽不记年。
城郭万家烟火合,宫墙千丈彩云连。
龙山风雨天同润,凤岭圭璋日共缠。
万仞山头一振衣,凌空楼阁自霏微。
山间返照和烟至,槛外浮云带雨飞。
古庙石坛仙蕨长,丹梯风露俗尘稀。
谁言世路崎,轻车漫复试。
东出寅宾门,呼叱皆平地。
况复聚群英,兼之集昆季。
玉瓒黄流美,金杯琥珀香。
始知清庙器,不作野人觞。
明珠空照乘,宝剑自凌云。
此物能祛毒,因之持赠君。
向晓看山紫翠重,为攀玉节探仙踪。
青云器远情偏洽,白纻歌残兴正浓。
风送瀑泉鸣锦瑟,霞披彩袖削芙蓉。
荒郊渐启三千界,古庙重开二百年。
天遣忠魂留远地,人传盛事属高贤。
云门翠满玄旌出,石屋凉生瀑布悬。
三春愁里别,一叶梦中舟。
牛斗张华剑,鹔鹴李白裘。
黄山云谷邈,翠岭日岩幽。
散步东山寺,飘飘欲御风。
神闲千偈觉,心静万缘空。
涧水窥潜鲤,天涯没远鸿。
黄落空山满地知,江湖残线一襟诗。
是天荣瘁元无意,犯手输赢不会棋。
沙苑草非骐骥秣,潇湘竹是凤凰枝。
封题云卧东山扁,歌咏司空表圣诗。
天阙星辰遗旧履,橘洲岁月有残棋。
石横流潦潜虬角,梅迸垂萝屈铁枝。
阴深谁遁迹,寂历自为家。
饭钵供灵液,蔬盘具异瓜。
鹤翻松顶露,天落佛前花。
竹径榔阴忆夜分,主翁扫榻细论文。
独怜碧水今黄土,只有寒山对夕曛。
沧海常连三伏雨,晴风不改四时云。
日暖风恬结驷游,青门路绕碧山幽。
花明每借遥峰色,莺啭偏和玉涧流。
下界郊原涵翠霭,上方楼阁抱丹丘。
君自古良牧,我亦葛天民。
羡君声藉藉,愧我车辚辚。
山花逐客笑,野鸟傍人驯。
东山几度成追忆,此日来游异往年。
祠宇载瞻新气象,衣冠重拜古忠贤。
练拖一带江洲出,黛扫千峰石壁悬。
望望东山岑,乔松十里阴。
神游历其巅,白云振孤襟。
有客仙者流,坐抚云门琴。
彩鹢欲发涪江涯,攀翻再折青杨枝。
青杨千缕数不尽,彩鹢一去来何时。
吴宫花飞莺语切,蜀岭雪滞雁声迟。
梓州东寺涪江外,驻马先题大字碑。
花木阵阳諠翡翠,亭台临水跃罘罳。
塔酣灵露生朱草,鹤恋昙云复故枝。
卜日开青阁,携壶上翠冈。
林栾架王气,崖谷吐春光。
妓子污仙界,儒生小鲁疆。
霁景满崆峒,攀萝入碧空。
霞飞平野赤,曙拂乱云红。
似近紫薇座,还参青帝宫。
司徒来何迟,胡马已无迹。
传闻夜来雨,虏窟水三尺。
皇灵畅无外,嗟尔忍为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