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刘侯赠我笔一束,笔锋如锥管如玉。


不嫌夜艾剪银烛,为君一扫千兔秃。

宫样鹅黄绿带垂,中州未省见仙姿。


只疑湘水绡机女,来伴清秋宋玉悲。

极目中原,慷慨平生,浊醪一杯。
念高堂老母,桓釐志行,穷途游子,仲蔚蒿莱。
雅负经纶,文章小技,三尺遗孤何壮哉。

饱经忧患莫如吾,暮景馀生寄一桴。


独子相从来瘴海,岂知还得共归途。


应观天下奇男子,解笑人间浅丈夫。

旌节翩翩不可留,大河南北望风流。


岁星又复移嵩岳,时雨行将化豫州。


身作人师先岭海,书成臣鉴亦春秋。

皇情春乐育,建官宗圣黉。


秩微道则重,人钦化乃行。


若人婺女秀,经义宿所精。

我识河东老词客,鹤骨伶俜长八尺。
白头徒步拾公卿,人生变化谁能测。


将军跋扈天为倾,公持寸管力与争。

吾师道化震清都,奔逸绝尘我不如。


近日虚传三岛信,几年不得万松书。


宗门淘汰犹嫌少,习气薰蒸尚未除。

日长燕寝无公事,忽忆故人云水边。


包裹甘芳慰幽独,使君风味故依然。

黄檗山前水绕沙,春风吹石长灵芽。


午窗落硙飞琼屑,呜碗翻汤涌雪花。

清莫清如金塘之碧筱,澹莫澹如玉溆之澄澜。
红泉一道写天影,青林五月惊秋寒。


草堂宴坐如空寂,远过山阴子猷宅。

有鸟有鸟头雪白、羽离披,一雄啾啾挟两雌。
高飞畏弹射,栖宿不分离。


山果熟时无苦饥,哂彼炎州翠,杀身徒尔为。

不羡鱼羹饭,宁甘苜蓿香。


小斋邻蟹舍,曲几近蛟房。


别路分沙堰,行衣受海霜。

幽栖何处是,积水近柴扉。


樽酒沙头别,輶轩月下归。


竹深林鸟待,村远故人稀。

四十万里外,孤舟天与邻。


应夸王母使,更遇越裳人。


素质宜姑射,黄冠即羽民。

巍巍五岳独高嵩,下有黄河万里同。


川岳半分人地责,图书全表圣贤功。


其间名世关今古,此日观成见始终。

子月开周正,朝宗协禹方。


诸神将受纪,四海共迎祥。


望日扳仙仗,呼嵩绕御床。

子有君与母,死别复生离。


寒月空相照,白云殊未知。


驱车出庾岭,归里正秋期。

世乱惜相送,惊心已及微。


浔州无雁至,嵩岳有云飞。


客梦醒如醉,官符是竟非。

一官真鸡筋,万里极飘蓬。


慈母故园内,妻孥异地中。


触籓心自苦,维谷路皆穷。

退之序郴阳,水驶山不平。


中州清淑气,至此郁以停。


封州在炎方,更过郴几程。

冠无獬豸带无鱼,鹤步芹宫足自如。


一片青山满船月,不妨读尽晦翁书。

清蒲何事补山龙,皂服绨衣说汉宫。


直节嶙峋看齿马,乡心迢递付冥鸿。


千峰秀接嵩花室,五月炎消郢雪中。

温洛嵩高天地中,千秋再见凤游空。

直缘干羽修虞典,可但循良溯汉风。

盟府论功铭熟釜,内廷锡宴赋彤弓。

送客中州外,乘流只自看。


日斜孤棹晚,月上一溪寒。


离合原非易,行藏似不难。

大隐市朝终我误。
除却山林,难觅安心处。
随意经行随意住。

秋来雨足溢方塘,华屋临流四面凉。


风飐圆荷翻翠盖,水涵芳蕊艳红妆。


淡烟难掩天真色,薄日时烘自在香。

马首西驱问大梁,木棉花似露葵黄。
都无绿醑存酿气,漫说青精杂豆香。
□处驾犁翻作地,家家剥柳织为筐。
哲人修已日鸣谦,童卒都称老孝廉。
闭户读书情自适,升堂调膳味常兼。
超凡材质瑶瑜美,拔萃词锋剑戟铦。
河桥才过雨,关树又残晖。
郭出忽已远,逢君竟似归。
芦边舟欲发,沙际语相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