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树林幽翠满山谷,楼观突兀起江滨。


云是昔人藏书处,磊落万卷今生尘。



江边日出红雾散,绮窗画阁青氛氲。

林下诗中第一仙,西风吹到日轮边。


杜陵野客还惊市,国子先生小著鞭。


拈出老谋开宇宙,本来清尚只云泉。

晋公庭上三槐树,千载流传是德符。


今日耳孙思继述,昔年手泽叹荒芜。


当窗欲看屯云叶,夹径先栽带雨株。

云茫茫,水浪浪,林木脱叶无稻粮。
乌啼雁叫天苍凉,岁云莫矣江山长。


有竹有竹在高冈,三株冻折两复僵,小禽悲飞不能扬。

万字如针缕。
忆王郎、丹墀大对,气为文主。
贵近旁观俱失色,仰止如天圣度。

寒气如山压霜重,珠阁银金连晓动。


吹笙十五少王郎,手搦青梧拴彩凤。


秃衫浅揖无宾主,满握青烟喷白麈。

妫蜼子,乃是轩辕之裔,虞鳏之孙。
混沌既死一万季,独抱大存,窃伏在草野,冥心究皇坟。


蚤逢三光五岳之气、乍分裂,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。

王君四月方来苏,绿阴满地花已无。


台红楼紫不可觅,笔底春风寻老夫。


殷绵滴露看活色,信手貌出西家姝。

取日虞渊战临平,鼓起金山麾伏兵。
既不画此背嵬军阵形,国容貂蝉佩葱珩,军容金甲马朱缨。


又不画此生面真仪刑,昔王不肯专枢庭。

密叶阴阴翠幄深。
梅黄弄雨正频频。
榴花照眼一枝新。

家住江源行入海,壮游昔有眉山苏。


却登金山望乡国,夜江光怪惊栖乌。


高才盛年世清宴,归山誓水宁非诬。

召伯蔽芾余甘棠,咏歌千载流芬芳。
今之王翁古召伯,三吴有棠仅十霜,其荫已足笼丘冈。


上有一双白头鸟,相与宛转啼春阳。

东南欲尽觉天宽,矗立高㠁障海澜。


掩日修罗云外掌,摩空铜狄露中盘。


削成华岳峰峰出,写出郇公朵朵寒。

遥从駊騀出层峦,揽辔还应得大观。


揭地秦鞭驱作障,飞空穆驭且留鞍。


驼峰对拥春云暖,熊耳双悬海色寒。

不向残阳逐倦鸦,暂依新月隐梨花。


玉关霜被将军颔,银剪春裁浣女纱。


玄鸟色移新亳社,乌衣名改旧王家。

山作金鸡鸣,海收银蟾魄。


俄顷天地开,五岭同一白。


主人不雄冠,委蛇备其德。

五指冠国琛,一笔帜文苑。
矫矫中书君,不产中山产琼管。


黑云堆墨醮峰端,横写南天万行满。

玳瑁为簪翡翠裾,红颜的皪胜芙蕖。


莫言天壤王郎恶,犹是风流晋代馀。


囊中马肝时自拭,门外羊车恣所如。

三过王园兴转新,为贪幽景岂关人。


苍苔印鹿尤堪赏,古树啼鸦也不嗔。


自有真山当北户,任他流水入西邻。

大海东南保障哉,赞公何自托邹枚。


王门未曳长裾去,父老初从卧辙回。


乔木地宽轻禄食,柴桑家近好归来。

看君双颊话时红,憔悴功名耻众同。


曾逐虎头歌出塞,却依龙■试乘风。


朝端绿盭论兵左,橐里朱提借士空。

嘉禾生,在何地。
一茎嘉禾有八穗,一穗有谷六十四。


望如芦荻一丛丛,朱家巷口廿里中。

使君一作罗浮君,亭开子日当飞云。


要与岱宗日观敌,三更已见金乌踆。


南溟咫尺即旸谷,吐纳不外扶桑暾。

白马小儿窃天禄,青牛老人去函谷。


君今白鹿行翩翩,岂为茅山高卧足。


乾坤此日尚鸿蒙,王霸雌雄一笑中。

将军学渊府,日与诸儒游。


纵横飞文雅,藻思纷云浮。


大帐开朝台,道德为戈矛。

玉魄无消息,星辰隔紫泉。


舞鸾沉宝镜,飞凤落金钿。


不待中郎贵,空传上妇贤。

王郎昔居泖湖里,出户观渔并湖水。
王郎今作《渔舍图》,纸上芦菰北风起。


芦花菰叶风萧萧,烟深不见垂虹桥。

无诸故国新宁县,西控雄藩古侯甸。


文物遥通汉职方,河山旧入秦封建。


霸气荣光几百秋,卉衣椎髻变中州。

荆溪麝煤重似铁,岭外羊管弱于绵。


婺州伪剂宜恶札,且望分来用一年。

夷路驱车势易奔,青冥纵翼自孤骞。


求为散木甘无用,正似灵光幸独存。


汗简老生跻璧府,曳裾贤傅遍王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