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识破机关便出林,满天劫火可能侵。


水流不去青山影,风与俱高白鹤心。


物外弟昆相契合,眼中世界几浮沉。

一白不受采,重玄今罢论。
窗前有绿竹,密雪打黄昏。

静处尤宜策睡勋,径投禅榻炷炉熏。


恰为胡蝶春游美,忽吼华鲸曙色分。


僧袒右肩方说法,我聋左耳若无闻。

古佛胜妙力,一泓常湛然。

祷祈供众欲,守护赖师贤。

清碧晨斋罢,秋登宝供前。

世谛纷纷扰扰间,松巢来诘老僧闲。


爱山已结峰头屋,借画仍看屋里山。


池影心空和月见,岩扉客去倩云关。

善看经,能礼忏。
金面胭脂,正好频频蘸。
转转殷红红不淡。

怀德思人始绘容,不缘斯举理难穷。


兔园何有安民迹,鹫岭兼无护法功。


名姓不传勋阁上,仪形徒入梵祠中。

绿暗梅欲雨,风薰麦初秋。


官舍厌卑湿,僧庐访清幽。


儒餐惯蔬饭,道话便茶瓯。

桂渐吹香菊渐斑,西风送步得高攀。


天开图画著二老,我亦何妨一笑闲。

平地起丛林,工夫岁月深。


百吟三教髓,一饭十方心。


惯听人传说,闲将梦去寻。

见说东岩弄一斑,万人表立许谁攀。


笑相逢处行云住,谁主谁宾相对闲。

飞下吟笺墨妙斑,空拳难对敌家攀。


肯分半榻清风况,翻怪诗来挠聒闲。

忆昔曾寻紫翠堆,转头非旧几年来。


僧檐蔓草几成树,佛座莲花半缬苔。


忽自吟边飞锡到,再从空里把山开。

出宫墙外步冬暄,转憩黄花翠竹边。


一笑偈言非本色,相留清供亦前缘。


土酥饤洁昏眵醒,汤乳包香老齿便。

人情相入处,春风与时雨。


诗来少陵歌,酒到渊明舞。


我穷适相似,肯为黄金俯。

一色时妆漆染丝,淡中头绪自相知。


后村已入神仙洞,留得同庚伴赋诗。

清到复翁方是清,不求名处莫逃名。


南湖一片平铺水,中有拍天波浪声。

古往今来几过帆,天高地下一浮庵。


与翁相见亦偶尔,一笑无言意自参。

师归古越老梅根,我住小丹山下村。


赠我金丹知有意,要生羽翼到云门。

万紫千红各炫名,纷纷儿女哄春荣。


屈园秋种无人顾,独遇陶潜气始平。

远公陶陆成千古,谁复相从过虎溪。


西隐老师虽有约,北山俗驾似难齐。


诗来日午双瞳醒,句出天心万象低。

乌驱兔迫一衰翁,始信浮生总是空。


拈掇琴书终日事,依栖梅竹百年丛。


无官不用忧三黜,安分何劳送五穷。

人世一沤浮,时光如瞬流。


相违十年久,偶见两心稠。


法嗣惊初意,香厨出异羞。

薄俗久沦胥,交心独抱初。


孤岑千嶂外,两载几行书。


岁晚梅花瘦,江空雁影疏。

潇潇风雨里,得得又开门。


两榻蕙兰壁,半檐花竹村。


鸣蛙藏绿暗,归翼带黄昏。

偶来乘暇隙,又过古禅林。


白日钟鱼外,清风竹树阴。


无言自有趣,得句亦何心。

水面巧安排,轩窗爽豁哉。


桥关江气定,门约市声开。


远景天相送,清风客自来。

鲁公香火寺,便道几经行。


树老存高节,碑全见太平。


浮云从变化,古月自分明。

高占古松闲,尘埃笑却还。


禅机参翠竹,诗价重青山。


长与云分榻,时从鹤出关。

万叶逢秋又缬斑,珠林锦镜好追攀。


人生行乐非容易,本是闲人也未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