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从臾新交与旧游,编排酒令与诗筹。


但言误及功名事,便索荒唐改话头。

白傅豪吟片石知,风流馀韵使人思。


当年樱柳繁华尽,此日蓬蒿世代疑。


卧处岂无醒酒力,移来犹有野云随。

从来受性岂其天,遇物常随处处缘。


未病遽为辞职去,欲归亟引挂冠年。


冒寒须放寻梅步,更窘常留买药钱。

乐天歌里商人妇,子美诗中黄四娘。


莫向痴人前说梦,世间万事海茫茫。

八月十六夜,清凉明月天。


新酒虽未熟,陈酒喜未干。


早稻有馀饭,轻衫未为寒。

习习东风白苎裘,馀寒未尽滞清愁。


柳疑楚舞腰偏细,莺学吴音舌更柔。


好景良辰千古在,骚人墨客几时休。

侍冠早已挂朝堂,乡县荣标昼锦坊。


尚记香山曾尹洛,更同鲁国欲渔棠。


春风醉客金丝缓,夜烛弹棋玉石忙。

侧足二三臣,平头六十人。


胸中冰与炭,镜里雪兼银。


岂有花经眼,何尝酒入唇。

我家曾高来,享年稀六十。


吾祖逾九龄,屈指十之一。


嗟予蒲柳姿,不觉开七秩。

人生七十稀,我今六十六。


幼小承门资,长大窃科目。


平步登瀛洲,超迁应郎宿。

不觉身年四十七,此身虽在鬓如霜。


平生意气空摧索,老去功名付渺茫。


愁里不知佳节至,尊前那复少年狂。

渊明避俗士,出语未必俗。


冲口吐奇伟,往往写心腹。


外韬中劲刚,芒刃不堪触。

何处难忘酒,离人思故乡。


青山随远道,白发在高堂。


络纬庭前月,蒹葭野外霜。

秋风杨柳凋金缕,冷露芙蓉落芳渚。
寒香晚色何所如,骊山唐姬教坊女。


蛾眉淡扫山远碧,蝉鬓半抛云乱吐。

衮衮多高位,寥寥少逸民。


谁甘栖地僻,君独乐天真。


直道追三代,行年傍六旬。

昔人三十九,已叹日斜时。


吾今七十六,屈指一倍之。


岂唯桑榆晚,正自入崦嵫。

乐天吾所敬,挂冠方一年。


家事能几何,处置有后先。


始卖南坊园,次卖东郭田。

黄金不惜买蛾眉,拣得如花四五枝。


撒手行时无挂碍,更无一物可相随。

田宅不多终是有,园池虽小胜如无。


三平二满人间少,此乐唯应属老夫。

生朝甲子值元辰,腊月风光动早春。


算巧适逢三会合,岁行初届六周旬。


曾闻孟母中闺礼,不耻韦郎少日贫。

练裳竹笥忆萧然,又到人间六十年。


我学鲍宣方自愧,君于桓少定谁贤。


已看儿女诸房满,始有金珠两鬓全。

生与酒俱生,长与酒俱长。


行时酒在樽,坐时酒在盎。


一日不举酒,一日眉不放。

庚寅十月二十五,晓分黑帝临丹府。


怒来鞭掠玉麒麟,下降英灵佐明主。


庐江从此生奇贤,便是奇人祝乐天。

已是年龄及七旬,田园稍给未全贫。


儿孙初识传儒业,世俗还称作贵人。


门外湖山浑可乐,沙头鸥鹭更相亲。

洞中风水锁松筠,一见都忘老病身。


安得结茅长此住,临风临水作闲人。

劝君且醉瓮头春,休把升沉累此身。


自古功名须遇主,到头富贵不由人。


蟠胸器业元高世,落笔词章更出尘。

老去疏慵厌仕途,归来林下学真如。


不思身外千般事,只占人间一味愚。


但得清尊长对客,纵添白发亦从渠。

买山将近一由旬,若比渊明未是贫。


万叠峰峦俱入眼,四时景物总宜人。


花开自足供心赏,酒熟何妨与客亲。

一年三百有馀旬,举世栖栖苦迫贫。


得享安宁七十岁,已胜衰谢万千人。


好官纵使登三事,荣养何由及二亲。

忆在霜台未六旬,尝陈仕宦纵家贫。


岂容七十不纳禄,却为斗升犹牧人。


年齿幸吾今已及,官曹从此不应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