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娟娟云月稍侵轩,潋潋星河半隐山。


鱼钥未收清夜永,凤箫犹在翠微间。


凄风瑟缩经弦柱,香雾凄迷著髻鬟。

远山含紫氛,春野霭云暮。


值此归时月,留连西涧渡。


谬当文墨会,得与群英遇。

万峰秋尽百泉清,旧锁禅扉在赤城。


枫浦客来烟未散,竹窗僧去月犹明。


杯浮野渡鱼龙远,锡响空山虎豹惊。

插鬓茱萸来未尽,共随明月下沙堆。


高缁寂寂不相问,醉客无端入定来。

昨宵风月好,携手得吾人。


南街访老鹤,夜扣主人门。


入门未相见,清唳已可闻。

纤云四卷列星稀,重露如珠湿客衣。


竟日罗浮何所得,满船空载月明归。

来时风雨作新凉,归去还乘皎月光。


多谢山灵巧留意,未穷仙赏意茫茫。

露气漫漫欲结霜,扁舟夜下秣陵江。


烟波如席月如昼,快意倒尽黄金缸。

江豚出没白波中,十丈神鱼跃晚空。


知是阳侯怜我拙,故教来助一帆风。

江国春归夏云孟,十日五日风雨横。
具区摆阖浪如山,吴儿善泅并敢榜。


今朝气候昨不同,湖头无雨兼无风。

何处澄波泻客愁,射陂流水趁邗沟。


天连牛斗同分野,地转东南共一州。

渡溪桥,攀石蹬,寻月上岩顶。
万竹玲珑,摇碎冰轮影。
凭栏不尽低回,一亭如笠,算今夜、更筹须闰。

霜月明如昼,沙溪见底清。


客疑灯下坐,舟向镜中行。


读易无昏字,看山辨远名。

峰峦岩壑俯中流,何处三山与十洲。


新雨不妨泥滑滑,好风先送水悠悠。


鸥无机事迎人下,客有高怀尽日留。

绝爱丰标玉有烟,故园分袂已多年。


如何今夜春宵月,辜负金台共被眠。

平生爱山水,清兴此宵偏。


两岸争开画,中流独进船。


星河相隐映,波月共婵娟。

怀玉溪山路,依稀记昔年。


秋风南国客,明月下泷船。


苦爱沧浪曲,谁歌白石篇。

片月新秋里,行人山路中。


晚凉微带露,宿雨尚含风。


星炬参差列,肩舆窅窱通。

秋天无云净玉色,水风带月摇金光。


此中三十六万里,容我缓辔歌清商。

盟鸥不管今何夜,鹤声露华偏警。
去烛听秋,钩帘坠叶,清绝吾庐人境。
孤光照岭。

晓色苍苍下武城,解舟还趁月中行。


河流曲写之玄字,渔唱清传欸乃声。


随处倚篷吟不尽,迩来欹枕梦难成。

姑孰望东城,长江八十里。
思君半夜泛渔舟,明月随人渡寒水。


江南美酒君家无,携来相就倾一壶。

无心携起碧筇条,偶尔来从渔父招。


山色多情似吴越,涛声牵梦到金焦。


鱼龙一任风云便,鸥鹭不知天海遥。

七载离居老一丘,白头今作一身游。


灯前水阔天如洸,帆底潮平月不流。


欲向剡溪频棹雪,谁怜南国独登楼。

玉馔琼浆出太官,招携乘暇兴俱宽。


西园飞盖千秋侣,细雨初裘十月寒。


入座管弦新制曲,主人词赋旧登坛。

幽行已三里,村落半摛扉。


只鸟时依树,孤萤不上衣。


月高人影小,潮定橹声稀。

虚阁凌缥缈,危台俯湠漫。


凭槛眺落景,倚柱送归翰。


空蒙暝色合,惝恍天宇宽。

清风碧树转千峰,疏雨残云净晚空。
银汉楂回乌鹊月,石门帆送鲤鱼风。
一时诗兴来天外,半夜秋声起梦中。
虞江波上一帆风,天水澄明夜色空。
古体诗成岩影里,新醅酒酌月明中。
咿哑两桨止还作,欸乃数声西复东。
见说中宵泛彩舟,何人同赏大江流。
阳冰伯雪应为伴,更约禅人白道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