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鸡鸣平旦未为迟,恰是山房睡觉时。


著屐起寻溪上路,野梅犹有未残枝。

经春老病不出门,坐见群芳烂如雪。


正当年少惜花时,日日春风吹石裂。

蜜脾未满蜂采花,麦垄已深鸠唤雨。


正是山斋睡足时,不觉花间日亭午。

制酒何曾把巨觥,抛书不复对寒檠。


老儒愿忍须臾死,要看诸贤起太平。

瑶编日益百千人,琛税年亏钜万缗。


公对玉阶方寸地,细为天子说州贫。

粟泉竭泽剥床肤,券封如山泄尾闾。


埒国贾胡成小贩,专城太守甚癯儒。

先帝倦勤扬末命,嗣皇访落记孤忠。


铜人嘿嘿输伊辈,铁汉堂堂止此翁。

季唐兵柄由中尉,先汉铜山赐弄臣。


不是银台批敕手,北司将谓国无人。

蚀月妖蟆俄扫穴,鸣阳丹凤力回天。


围腰不爱重金带,洗脚宁登一叶船。

隶楷谁能溯滥泉,句容片石独夐然。
若从变遽搜灵庙,应识昆仑在震迁。
受禅应为卫觊书,邯郸韦诞比何如。
瓘恒世受真传法,一脉逾河走传车。
骨遒血莹态丰秾,怀令青青秀一峰。
变化方员尽奇丽,光芒鳞甲若游龙。
欧体盛行无魏法,隋人变古有唐风。
千年皖楚分张邓,下笔苍茫吐白虹。
山谷行书与篆通,兰亭神理荡飞红。
曾台缓步翛翛远,高谢风尘属此翁。
南宫书评妙难量,跳掷偏兼对越庄。
灵庆池边遗石在,神锋峻立独回翔。
鲁公端合辨香薰,茂密雄强合众芬。
章法已传郙阁颂,更开草隶裴将军。
异态新姿杂笔端,行间妙理合为难。
谁人解作兰亭意,君起浮图仔细看。
子建遗碑独檀场,卫家体质贵雄强。
大刀斫陈称无敌,沉著偏兼痛快长。
铦利森森耀戟鋋,始兴碑法变钟传。
率更后出书名擅,谁识先师贝义渊。
褒斜分法知谁继,瘦硬应推吊比干。
风荡齐碑成一律,修罗雄峻独为难。
琅邪茂密集书成,郙阁褒斜章法精。
能戒熹平变疏匾,仅传古法彦云铭。
餐霞神采绝人烟,古今谁可称书仙。
石门崖下摩遗碣,跨鹤骖鸾欲上天。
铁石纵横体势奇,相斯笔法孰传之。
漠经以后音尘绝,惟有龙颜第一碑。
元常法乳知谁在,珍重丰碑有枳阳。
文质蹒跚开石阙,始知晋法有传方。
鹤骨崚嶒鬓有丝,青衫才著便思归。
高堂幸有亲堪养,未必功名与愿违。
风雨官舟蜡炬残,吴淞江上说邯郸。
人间到处谁非梦,只有卢生入画看。
禁琐天浆嫩,虞行夜月寒。
一瓢那可醉,应遣试尝看。
西风淅淅动高梧,目送浮云悟卷舒。
自是归心感秋色,不应高兴为鲈鱼。
已将勋业等浮鸥,鸟尽弓藏见远谋。
越国江山留不住,五湖风月一扁舟。
杞菊萧条绕屋春,不教鹅鸭恼比邻。
满身花影犹沉醉,真是江湖一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