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方丈门开怪不迎,给孤邀供未还城。


兴来且作寻安道,醉后何须觅老兵。

家山忘了脚腾腾,试作巴谈却解应。


不为游人问乡里,岂知身是锦城僧。

天欲雪,云满湖,楼台明灭山有无。


水清石出鱼可数,林深无人鸟相呼。


腊日不归对妻孥,名寻道人实自娱。

道远晨炊米,风和昼减衣。


花残孔官庙,苔满葛仙矶。


剩欲寻僧话,先判秉炬归。

何必老林泉,冥心便是禅。


讲时开院去,斋后下帘眠。


镜朗灯分焰,香销印绝烟。

一游江山上,日日吟不足。


双锡忽来过,衣霜带初旭。


况能持茗具,向此烹新绿。

闻有比丘隐绝巅,多年无迹下山前。


僧称功行几如佛,樵说神通复近仙。


食少仅炊盈握米,身寒不挂半铢绵。

子瞻词里贬眉汉,鲁直诗中返哺僧。


□□□□□□针,血写南山□□□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来似。

送迎懒更下禅床,撑拄犹堪坐道场。


大众□□□□病,小师忽报惠休亡。


庵荒空复留遗偈,□□□□□厚藏。

曾携旧书卷,来宿古禅林。


方外求知性,诗中得赏音。


炉开山夜静,门掩雪天阴。

却说祭赛国王与大小公卿,见孙大圣与八戒腾云驾雾,提着两个小妖,飘然而去,一个个朝天礼拜道:“话不虚传!今日方知有此辈神仙活佛!”又见他远去无踪,却拜谢三藏、沙僧道:“寡人肉眼凡胎,只知高徒有力量,拿住妖贼便了,岂知乃腾云驾雾之上仙也。
”三藏道:“贫僧无些法力,一路上多亏这三个小徒。
”沙僧道:“不瞒陛下说,我大师兄乃齐天大圣皈依。

今年夏潦甚,秋暑亦云剧。


豳霜届授衣,垢汗著单浴。


园渴困力灌,井竭疲远汲。

每喜佯狂叟,穷途说共财。


忽辞酒仙市,径上客星台。


鼓枻携支遁,过门忆老莱。

日边乡井别年深,中国灵踪欲遍寻。


何处碧山逢长老,分明认取祖师心。

吟遍赤城霞,行行入浣花。
为人无芥蒂,留客有瓜茶。
寂寂先贤宅,堂堂古佛家。
母怪侏㒧语杂华,静中禅却自成家。
石庵故有诗题竹,雪老曾闻榜说茶。
三日天能留阁雨,一杯吾亦对山花。
游从俗客不如僧,此语吾闻识者曾。
今日山中逢二子,袈裟风引路登登。
肩舆乘兴入山中,晴爱西风带北风。
指点听松庵外路,冬青树老子初红。
昔与二子居明心,避贼夜走南山阴。
天寒更蹋沮洳径,月黑错堕杨梅林。
历险登危四三里,少复前行过溪水。
高楼杰阁对岧峣,滴露流萤夜寂寥。
剥啄叩门知有兴,从容拂榻慰无聊。
殿藏北斗惟看柄,松碍南山不见椒。
侵湖何限竹鱼庄,棘箐丛幽径转藏。
泉韵隔花鸣罅石,竹光分雨到空床。
逸民消得称虞仲,难弟劳教誉季方。
我志在烟霞,肝肠常皎皎。
言辞鹓鹭班,振衣寻窈窕。
偶逢识面僧,高卧白云杪。
一路霜风响石藤,日长金地少人登。
四山峭壁都扶座,十月平林已结冰。
施食鸽分厨内粟,持斋猿护佛前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