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在长安最少年,酒酣到处一欣然。


猎回汉苑秋高夜,饮罢秦台雪作天。


不拟伊优陪殿下,相随于蔿过楼前。

金盘满贮华清水,看浴兰芽玉雪容。


自是乃翁怀直道,还为健妇有家风。


树从此日栽成后,酒到他年酿熟中。

清秋九日至,晚菊两三开。


愁把他乡酒,思登故国台。


赐怀朝士宠,诗想从臣才。

压城云黑饿鸱鸣,齐作吹唇沸地声。


莫问空拳殴市战,馀闻扈跸六军惊。


波臣守辙还无恙,日驭挥戈岂有名。

三老三百三十岁,一农一道一山僧。


俱称献寿来南极,直数生年到裕陵。


长就鹤形骄婉姱,炼成松骨斗崚嶒。

东郭访先生,西郊寻隐路。


久为江南客,自有云阳树。


已得闲园心,不知公府步。

月插青螺髻。
柳梢头、夕阳荏苒,西风摇曳。
数粒苍山粘远汉,树色烟光紫翠。

堤边杨柳柳边楼,六角华灯夜未收。


十里荷花梦湖舫,二分明月忆扬州。


瑶天扇掩坤灵使,银汉槎回博望侯。

嗟吾为颛蒙,木朴无所思。


成童始就学,数岁通书诗。


十五尚意气,自待固不卑。

海风水群飞,中夜满城雪。


闻鸡倒衣起,犹谓庭下月。


出门望天地,高下同莹洁。

麻侯昔为莱子国,海滨渔人献文石。
云是秦始皇帝东巡碑,二十一字李斯迹。


桑田变海岸为谷,此石亦沈沧海侧。

春去天涯似客行,征人一倍远愁生。


斗魁玉柄东南异,溟海薰风晓夜迎。


遂有三时绳太皞,已赊旬日待朱明。

小寺寻春草路微,春花春日静相晖。


好花到眼愁应破,真赏于人天不违。


风日深林啼鸟过,晴光满院游丝飞。

小院藏修竹,柴门傍曲江。


系舟杨柳岸,诗句落僧窗。

前日始惊雷失令,今朝忽见雪漫天。


寒窗夜拥黄紬坐,闲读春秋隐九年。

魏阙回头远,夔门去路长。


万年天子寿,一瓣福田香。

太平天子崇儒术,寒贱书生荷作成。


槐市育才叨舍选,枫宸唱第冠时英。


圣恩宽大容愚直,御墨褒嘉佩宠荣。

世路如秋,万里萧条,君何所之。
想鲈乡烟水,尚堪垂钓,虎丘泉石,尽可题诗。
橙弄霜黄,芦飘雪白,何处西风无酒旗。

人生朝阳露,物变水上波。


茫茫宇宙闲,如此道义何。

江湖宽相容,风马留更勤。


襄阳或可传,北山若为文。

鸢鱼自飞跃,乌兔自追奔。


中有古道在,难与时情论。

四座同寮贤,一和长官契。


乐极忘主宾,论到贯粗细。

草木味自同,樽酒欢相与。


旧梦忽以醒,恍不知何所。

尔来鲁泮新,快睹戴席重。


下舂分尺光,乃与此际逢。

书窗二尺檠,炉亭一樽酒。


别去七十年,此乐重回首。

知心不用多,流俗未易一。


相逢辄矛盾,方信有胶漆。

兰菊不竞芳,鸿燕各有时。


可以人不如,大哉义曰随。

蒲葵裁成扇,瘿木斫为樽。


自是山林物,不入纨绮门。

云岩市声中,竹源山色处。


平生几两屐,惟乐取意去。


晨光霁老春,飞盖双溪路。

心闲性僻多幽趣,几许天真总著忙。


退院七年成后座,归人三月滞南方。


更买邻山樵径断,多培修竹引泉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