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剪落青梧枝,㴩湖坐可窥。


雨洗秋山净,林光澹碧滋。


水闲明镜转,云绕画屏移。

辽海曾从化鹤丁,百年尘土污巾瓶。


万山深处遇行李,再拜起时如醉醒。


绿树岩前开药笈,白驴背上指丹经。

小山缘曲涧,路断得藤阴。


忽遇平生友,重论一片心。


兴阑棋局散,意豁酒杯深。

拂衣金马门,税驾石帆村。


唤起华山梦,招回湘水魂。


心亲频握手,目击欲忘言。

刘驾及于濆,死爱作愁语。


未必真许愁,说得乃尔苦。


一字入人目,蜇出两睫雨。

天门金榜出槐宸,四海同年骨肉亲。


走马看花才几日,晓星残月半无人。


谈间平叔元如玉,句里司勋别有春。

八座能分一日光,题名犹记榜间黄。


看渠超出金闺彦,顾我曾为同舍郎。


高会九人寻水石,纵谈一笑间宫商。

馀水之于越之鄙,筑基相对琵琶尾。


琵琶日日有秋声,雁过洞庭风入苇。


南斗戛湖波不起,长刀剡锋碧耳耳。

南丰冢木已萧萧,犹有门人守一瓢。


文彩自应传壶奥,典刑犹可想风标。


纷纷但见侏儒饱,寂寂谁歌隐士招。

岣嵝诗客学全真,半日深山说鬼神。


送到涧声无响处,归来明月满前津。


七年火宅三车客,十里荷花两桨人。

昨日雪深驴没蹄,今日雪晴驴可骑。


此时去访杨道士,青天犹压杨花垂。


太平门外虽多景,莫妙梅花水清冷。

沽酒无钱赊莫赊,况堪提柳问鳊槎。


家本吴山诗似画,客经浙水字如巴。


喑呜袖铁为朱亥,涕泪当笙废白华。

十年多患难,此日一牵裾。


幸见清霜委,难辞白发俱。


半生三四见,晚饭一双鱼。

从知生死一浮沤,大誓宏深不易酬。


萱草幸留春百岁,桂轮难满月三秋。


鸡声五夜闻遗语,鹤发千梳绾别愁。

怀清台上望孤忠,剩水馀山恨尽同。


块肉无留犹赵氏,炊烟不热自梁鸿。


亭亭宝婺邀残月,转转金轮御朔风。

去岁三月复三日,忽逢楚狂为楚歌。


即无草圣愧逸少,雅有兰亭如永和。


故知故事不可再,避人避地将谁过。

大将呼来若小儿,片言罢去复何疑。


才如颇牧犹遭谮,功似韩彭未免危。


往事几番萋菲织,孤忠惟赖圣明知。

起废无因许退藏,报恩欲效短中长。


固知吉甫无张仲,犹冀文侯知乐羊。


破贼功名嗟寂寞,吞燕志气已凄凉。

草木何为亦发祥,灵芝三秀向沙阳。


成丛已茁枯梅上,盈尺还生卧柳傍。


叶若圆荷方泻露,色如紫椹更飘香。

野出西垣步步迟,秋光如水雨如丝。


铜龙楼下逢闲客,红药阶前访旧知。


乱点乍滋承露处,碎声因想滴蓬时。

未有干戈地,能令栋宇全。


乾坤馀壮观,荆楚郁山川。


鹤唳寥天迥,江深禹庙前。

人间谁与问同群,天外孤容共白云。


寒菊终留秋后色,霜枫久醉日馀曛。


拟从象教通玄指,漫许龙威出大文。

尊酒相逢半八仙,鬓丝我类杜樊川。


江东渭北四方客,楚尾吴头五月天。


莲社滥陪陶令饮,兵厨聊击陆生鲜。

拂曙悬弧向草莱,经旬弄瓦坐莓苔。


雄雌敢谓双龙出,络奕偏劳驷马来。


柳絮何时吟院落,芝兰遥夜发庭台。

襁褓已离乳,干戈复异居。


关河行欲尽,母子遂如初。


卓行先贤传,前缘释氏书。

毕世难忘此日,高秋不动纤埃。
新华门内广场开。
叠作千层人垒。

风雅因遗楚,离骚遂变湘。


江山清得助,日月烂争光。


之子俱勍敌,斯文合擅场。

原田漫漫不知津,春寨清明思杀人。


雨后烧痕无润泽,烟中日色少精神。


郢城南地沟隍古,海寨东西径遂新。

家住清溪侧,溪清照古颜。


言是沉冥客,栖遁此溪山。


君平方坐肆,季主亦开关。

庐山旧事谁能继,三十年前此会同。
偶尔共来今日雨,萧然犹有古人风。
坐深遥对花如雾,兴尽徐归月在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