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萱草含丹粉,荷花抱绿房。


鸟应悲蜀帝,蝉是怨齐王。


通内藏珠府,应官解玉坊。

听诵长江近章句,喜逢澄观已冠巾。


醉吟挥弄清潮水,谁信从前戒律人。

昔日高僧今白衣,人生变化定难知。


故人相见不相识,空怪解吟无本诗。

莫问春风有后先,但逢佳处去扬鞭。


桃花洞远迷应久,杏树坛荒迹自传。


放与晓寒能几许,即看芳意不多偏。

万顷烟波百尺丝,禅家宗旨有谁知。


自嫌固陋如高叟,却为僧笺把钓诗。

自昔吴僧标致清,经禅之外有诗名。


士衡止在东家住,恨不同听鹤唳声。

诚和尚昔挂孤帆,圭上人今架小庵。


老去身无安顿处,挑包便拟作禅参。

老貌非前日,清吟似旧时。


已无藏酒妇,幸有读书儿。


连岁修茅屋,三秋绕菊篱。

何代贻嘉实,累累越水涯。


称名同邵圃,问姓是杨家。


五色萦丹洞,三浆烂紫霞。

韶华九十恰平分,过化中存一点神。


草脱烧痕非故色,梅收花事又新人。


正襟危坐三灵会,拥鼻长谣万象宾。

梦幻惊从莲座傍,蒲团香火坐僧房。
石坛影落归途晚,今古钟声一夕阳。
郊园落日怅西风,荒草芊绵曲径通。
一瓣禅龛何处所,上方清磬一灯红。
衣尘抖擞见真宗,禅室从教一榻容。
见说清谈兼妙法,座中诗句钵中龙。
载酒闲看古寺花,探幽静院绝尘哗。
诗人老去空遗迹,坏壁龙蛇势整斜。
昨夜春堂倒玉卮,诗歌奏出十分奇。
东风醉眼花偏好,明月看人酒更宜。
自信生来惟爱笑,深渐梦里未曾知。
潞河秋色映西山,衰柳都门试一攀。
万里云霄观直谏,孤身沧海荷生还。
楚骚未许歌渔父,宣召行看近圣颜。
羽化登仙闻有术,诗成幽邃见还稀。
山前无复输田种,林下何缘看鹤飞。
寂寞荒坡浇酒盏,凄迷寒雾袭人衣。
萍踪长寄白云隈,太白山前斸药来。
时发清讴还扣石,但逢胜地便衔杯。
鹤瓢龙笛依形影,白袷玄巾独往回。
诡迹早离尘壒外,宁须白眼向人斜。
王孙或讶轻捐国,霅水何妨重有家。
杖屦半生周海岳,冠裳满目送京华。
几度峰头对暮曛,幽寻不惮往来频。
为披榛莽求遗迹,独向烟霞吊隐人。
漫稿至今传逸调,深林在昔著间身。
庭院深深远市哗,薄寒轻暖护窗纱。
春林剔藓思题石,夜雨移镫为看花。
楼外鸟啼诗梦破,风前人立帽檐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