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又归衡岳寺,旧院树冥冥。
坐石逢寒衲,寻龛补坏经。
峤云笼曙磬,潭草落秋萍。
折尽长亭柳,条寒已不禁。
凉风生海色,微雨淡秋阴。
歧路空南北,浮生自古今。
猎罢阴山薄暮归,绕鞍雉兔马行迟。
风高不敢鸣笳鼓,只恐防边汉将知。
百战一身存,生还独有君。
越山临海尽,吴地到江分。
暮郭留晴霭,荒林翳夕曛。
落拓怜吾友,知音聋俗稀。
天秋一鸿动,人老外黄归。
客梦迷吹角,闲情入捣衣。
两字平安报细君,勋名未了百年身。
但令贞洁如圆月,不用春闺梦远人。
甲辰之冬十月望,行客此时应到家。
想得双亲淹泪眼,问儿何事在天涯。
年馀始报平安信,万绪千端下笔难。
但得双亲长健在,不须流泪倚栏杆。
岁月怀桑梓,霜风到客衾。
思亲方寸乱,送客泪痕深。
此去望乡信,何时闻好音。
君著老莱衣,非欢昼锦归。
师筵新礼乐,帝幄旧恩晖。
路入黄花满,樯随彩雾飞。
山开五子儗芙蓉,持钵南游三径松。
贝叶声闻堪伏虎,莲花光现可降龙。
汉仙一脉飞来锡,渔父多心叹转篷。
三秋风色急寒砧,江上飞云恋故岑。
袖拂青乌生顾盻,尊开绿蚁动行吟。
金银夜识龙光气,去住时关凤渚心。
归欤强自隐岩阿,五采凤雏莫浪过。
为问子云萧祭酒,开来近日更如何。
惜别韩江祗浊醅,渭城赓唱莫相催。
愧予藿食无堪赠,聊折荷蕖当岭梅。
年来懒病频疏客,诗思多君发兴长。
闭阁不禁炎夏苦,闻君诗思转凄凉。
漫学烹鲜成底事,间关千里慰吾思。
衡茅匝月茶为酒,一话一更未有涯。
参同意已真,久作少林人。
祗急归羊角,无烦事鸟申。
青山谁是伴,白发日相亲。
海岳金坛士,超然浩荡游。
步高关塞月,吟满帝王洲。
有客携诗卷,无钱挂杖头。
长芦初问法,归去畅玄宗。
一衲空山里,孤云何处逢。
寒潭独夜月,秋雨旧房松。
灵鹫禅房我所思,可堪春晚送勤师。
乱山啼鸟烟霞里,一路落花风雨时。
定有猿看窗外果,应知苔护壁间诗。
雍山蜀水共封疆,送子教人偏感伤。
归到秦关停马处,好将多难报吾乡。
春到燕台策马还,文旌指日度函关。
故人若问圜中兴,道与山林总一般。
朝上北阙书,暮登南归途。
朝阳无意逐鸣凤,私情但愿为慈乌。
轩车百辆,清酒百壶。
芳草绿尚浅,故园春又残。
平生为客惯,今日别君难。
短棹吴郎曲,哀弦楚女弹。
冷月晴窗客下帷,孟轲贤母乐羊机。
当年独解观兴废,惆怅堂前游子归。
绿杨漫垂舞,摆动春风情。
吏役甘作苦,瓜期思田萦。
寻溪观游鳞,出谷听流莺。
两载粤乡识者稀,雄心耗尽掩荆扉。
郊寒岛瘦皆诗品,何肉周妻悉道机。
岭树频遮游子眼,溪光乱点旅人衣。
十年频结识,两粤遍曾游。
欲返吴门去,苕溪枕碧流。
荷风生旅梦,荔雨湿行舟。
飞锡来穷岫,驰声满上京。
衣从麟德赐,诗入集仙评。
虎老文弥炳,松孤格愈清。
天与遐年道诣酣,灵光颓去竟何堪。
帔寒谁恤任公子,笔记人怀《老学庵》。
早有鸿文惊海外,空余牛斗烛江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