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边头无警少铃声,病得新霜亦已平。


赤脚听蛩勤夜绩,苍头租犊待冬耕。


发奁双兔骈头卧,溢榼芳醪彻底清。

声名真似汉扶风,妙理玄规更不同。


一室茶香开澹黯,千行墨妙破冥蒙。


竺西瓶拂因缘在,江左风流物论雄。

江神风伯战方酣,北浪吹翻总向南。


未放人扶下江柁,却教眼看上江帆。

破篱外面即江流,枯树梢头总客愁。


隔水远山浓复淡,殷勤点缀一川秋。

东阙催人赴赤墀,北风栏我泊青泥。


会当老子有行日,未信北风无住时。

新梦游仙驾紫鸿。
数家灯火灞桥东。
吹箫楼外冻云重。

岁云暮矣风萧萧,木叶脱落惟空条。


云浓雨细白日短,惨惨不辨昏与朝。


雨中行人足斛觫,去与公家制戎服。

江城积阴愁玄冬,千家万家云水中。


乌啼黄昏雁叫夜,鼓角惨澹愁悲风。


青灯无光掩关坐,饥鼠相衔啼过我。

流光冉冉即衰迟,物趣回环似转规。


长景已知今日至,孤怀不比少年时。


阻陪上閤鸳鸾后,且与南州父老期。

朝开阊阖九重深,望拜珠旒照玉簪。


霜气稍回龙陛峻,日光微转凤楼阴。


庭中细仗穿旗脚,案外薰炉对殿心。

庭树应如我,相逢益老苍。


别来秋苦雨,但觉瓦松长。

翠裘朝罢转昕霞,颁服诸方走使车。


泥和五芳中出诏,锦裁双兽织成花。


官叨侍橐恩加等,例及和门赐有差。

龙祥踪迹古仙坛。
水连山。
径弯环。

绣幕香温生暮寒,淡烟漠漠水漫漫。


吟残庾岭梅千树,梦绕湘江竹万竿。


风卷乱鸦栖古塔,雪迷孤雁落前滩。

小圃韶光不待邀。
早通消耗与含桃。
晚来芳意半寒梢。

忽忽吾何有,纷纷强自支。


生辰公牍过,佳节故乡知。


窃禄难轻引,为郎敢望移。

薄游狎流光,五帙俄已至。


今为悬弧旦,使我废朝食。


窃拊有尽身,自抆终天泪。

霁月疏窗分外明,狂风无奈海潮声。


谁能忍冷孤峰宿,坐看沈波洗太清。

今年今月有虞世,此日此时生甫辰。


世间甲子粗已足,历尾支干仍换新。


诗书馥郁见三代,骨肉都卢完十人。

南风难作雪,喜得一冬乾。


白雁来催腊,嘉鱼出待寒。


天心方至日,岁事即春盘。

恭陈服御俨凭依,拜奠菁茅凛不违。


四十年余恩浃髓,一千日里涕沾衣。


寝园翠绕熊罴护,陵树霜寒鸟雀稀。

嘉禧殿前初日高,瑞光先映赭黄袍。


云间瑞露收金掌,仗外微风扬彩旄。


黄鹤仙人周子晋,碧鸡使者汉王褒。

半生客荆楚,历览非一隅。


宁知城东路,有此梅万株。


瘦马路晓寒,清风起菰蒲。

历遍江南处处山,峤南还得倚楼看。


化工此地无馀巧,爽气穷冬更逼栏。


官事随时宁解了,书盟平日未应寒。

往哲有清言,晋人未为达。


此身皆假合,既散安用锸。


大音不在弦,琴亦安所设。

行迈终何止,徂东意曰归。


义将私爱割,思入故园飞。


鸟道殊荒寂,松声出翠微。

野色虚无判,飞烟近远同。


旌旟霄汉里,人马画图中。


久对霜林碧,徐看晓岫红。

一官仍典属,三载见咸宾。


斯亦观生进,即于与客频。


知名宁远域,束带是皇臣。

七洞天深还别洞,白云摇手向西行。


到时笑与山灵道,已许罗浮作友生。

吾山虽小从吾爱,不向罗浮更乞灵。


信息朝来先到洞,山灵拍手笑相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