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频年添钵病人间,耐尽长途秋未还。


无限关心劳梦寐,那堪传语越江山。


药炉宿火同人少,旅舍新寒独夜闲。

老怀恃此强为安,兄弟同心耐暑寒。


法界自来无彼我,刹尘休作一期看。

古城云暝草萧萧,废井人稀昼寂寥。


三户凋零伤旧楚,百年熙皞忆先朝。


江头白骨乌鸢噪,洞里黄巾虎豹骄。

旧曾起草向明光,独与罗文近赭黄。


三载瓦池研灶墨,因君聊复梦仪凰。

溪流可到非千里,客梦相望欲十年。


胜概昔闻遗老说,乐游今见令君贤。


月移波影归珠箔,风转滩声落绮筵。

爱山终日在山巅,山径迟留几屐穿。


涧水曲流随步屧,炉香深处作云烟。


峨峨健马横岩石,漠漠苍龙宿旧渊。

诸佛当年说色空,色空已坏合还风。


定随妙喜山河去,西入维摩方丈中。

忆昨南游日,今馀二十年。


扶舆潘母健,举案孟光贤。


远宦徒劳耳,重来倍怆然。

梦寐湖山同雅集,溪篷还送宰馀干。


苍忙写句求诗律,邂逅持醪得笑欢。


花事纤浓春又过,麦天清淡雨初干。

陶令一北窗,今古自无对。


折腰岂为米,归来本非退。


平生羲皇心,肯与时向背。

问水识江介,濒湖见兹县。


适越道里尽,入楚众流乱。


汀唱闻渔榜,山烟起樵爨。

岂无鱼雁懒传书,枯蘖春风不用嘘。


只有简编遮眼在,马牛犹得远襟裾。

仕已都无喜愠三,有弦不解但操南。


归来稳上论思直,政尔民情已熟谙。

虎榜初传淡墨名,饶山何重泰山轻。


日边未得春风力,江右惟高月旦评。

再拜新篇极主臣,咏真何必更寻真。


论心十八年前事,诗律交情更可人。

君为丞处是吾乡,门对烟霞竹绕墙。


于越城荒云树暗,代阳溪近水苔香。


的知左宦心应折,未必东归鬓便苍。

集仙昔与文忠游,文采声鸣喧九州。


鲲鹏未化忽拓翼,地老天荒云海幽。


箧中尝秘上赐墨,紫金泥印双脊虬。

年华又转甲辰春,天地宁甘是旧人。


草木有情迎淑气,江山无约遇嘉宾。


一帆风月资行舫,万里桃源喜问津。

江梅香冷斗秾纤,白战骚坛未解严。


四季有花隋苑树,几枝无味晋宫盐。


鲛人巧织凭机杼,冻雀饥啼近屋檐。

谓吾多可失之杂,与人连甍或莫识。
谓吾寡合失之孤,与人倾盖或莫逆。
南来岂是无过从,一见如故髯簿公。
博士广文馆,迟君二十年。
新邦重于越,旧俗记诸贤。
鹢首南风至,皋比右席专。
潘郎年少才力强,笔端五色成文章。
新承宠擢宰山县,送别都门春酒店。
君今与我交虽浅,志业人生宜自勉。
千里东归客,孤帆细雨舟。
树垂平楚远,水接大荒流。
冠盖临鲛室,家山忆虎邱。
绿玉枝头金粟团,可人风味胜红兰。
一枝携向金溪去,袖里谁知有广寒。
杨叶青青柳叶齐,烟村渺渺楚江西。
湖边芳草连天绿,马上春禽尽日啼。
渡水暝云千片落,到城新月一痕低。
番阳台上生春草,湖外之山为谁好。
沧波日日送征帆,多少行人此中老。
翁昔少年初远游,吴楚东南事幽讨。
东冈正在行台东,我登其巅西日红。
宋人冠冕竟谁作,吴地舟航元自通。
康山战罢蛟无穴,鄱水祷回龙有宫。
别君风雨便随舟,刚得山亭半日留。
乱草没泥还宿鹭,密云笼树更鸣鸠。
山中一馆邻僧寺,沙际诸生杂吏邮。
极目天涯路,孤帆千里归。
倚门人不见,唯见白云飞。
山连县市寂无哗,先哲遗踪更可嘉。
鸟外风帆来客舫,云边烟树见人家。
圣经浑灏从来正,俗学纷纭却自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