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生寡结交,论议谁与质。


愤气不可蟠,龙蛇走郁律。


少年学奇字,费力弄纸笔。

好诗浑厚如金玉,妙质勿令斤斧侵。


要识笔端三昧力,夜深山水自成音。

未能投笔取封侯,一食聊须为口谋。


日向晴窗研破砚,读书当读亿那由。

未省前身是道人,莫嗟求仕困无津。


东风动地泥牛吼,檐卜花开别是春。

收科天陛几年馀,犹似扬雄寂寞居。


霄汉又生新羽翼,侯门应许曳长裾。


暂游岭海非凡客,却上蓬瀛行秘书。

试访伯鸾强健不,但传烟渚有归舟。


欲闻大士一转语,为洗南荣十日愁。


青壁万寻人似玉,碧云千里月垂钩。

辰州更在武陵西,每望长安信息稀。


二十年兴缙绅祸,一朝终失相公威。


外人初说哥奴病,远道俄闻逐客归。

青鞋布袜绿蓑衣,满目秋江白鸟飞。


小楫扁舟乘兴出,斜风细雨钓鱼归。


有间茅屋临苍巘,寻个樵夫上翠微。

山根细路绕长塘,忽有荷花照水光。


误入孤村看青壁,却逢千盖拥红妆。


采莲不见溪中女,缓辔徒牵马上郎。

三山凌波涛,云汉邈氛埃。


世无乘槎客,安得穷昭回。


天门洞阊阖,海池含风雷。

曰予谢宾客,久与时世疏。


何忽衡门下,见枉使君车。


彤旆映落日,腰间有悬鱼。

天际云帆百尺开,广西移去广东回。


未成老大归朝计,且喜平安出岭来。


竹马共迎新使节,松斋暗锁旧莓苔。

碧云流影就幽芳,明月含情待夕阳。


幸可须臾收物象,且将寥廓驻时光。

翳然林水濮濠间,鱼鸟亲人合闭关。


不用行云依晓岫,恐妨初日照寒山。

眼际青山又白云,一般幽意两氤氲。


未妨远绪时牵惹,欲令孤怀细剖分。

晓踏空林万叶飞,偶循幽径结山扉。


几枝霜干横清影,一抹寒烟守翠微。

物外人寰尺地开,冥搜远瞩万殊该。


已教四野云风合,长使诸峰日月来。

黄初日已迈,中盛亦微移。


钱柳真同辈,储王是汝师。


不妨今作古,庶与运观时。

纸上声疑出,篇终意有馀。


理于玄引淡,神以静来虚。


幽涧流清澈,高云诏卷舒。

野日荒荒上窈峦,山风飒飒下奔湍。


清深共入幽人眼,冷暖何须别样看。

忆共芸香署,时登玄圃丘。


词坛推健笔,天府动清球。


溟涬穿心入,蒙泉刻意求。

我闻梯山险,石磴过百盘。


如架淩云梯,平地入天门。


山高岂无灵,感应讵不神。

虎溪闻虎声,三笑震天地。


六逸逢恶少,回车有何事。


劫去罗浮峰,四百三十二。

东溪溪上隐君平,济弱恩波及相城。


思报感恩生我等,我歌聊为寿先生。

故人知我趣,与我衡山行。


六翮生长风,意气倾洞庭。


北斗垂清光,南山入紫冥。

鬻蔬养母亦堪怜,曾有东湖识屦钱。


四十不妻妨母食,险□啖鸭已忘天。

送我迢迢鹤子前,晴明二月中和天。


凤凰山下殷勤意,尽道吾增二尹贤。

□□挥毫回雁峰,一翁五马二骖同。


片云去逐啼鸣□,□马驰驱别驾风。

竹石元来不必分,竹精神是石精神。


若教万竹论封爵,可配当年万石君。

团荷过雨跳珠鸣,联璧盘池弄化生。


定是孔迦双兆吉,交辉蒂萼独无情。


从来物大天成晚,恰到花光秋更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