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越人遗我剡溪茗,采得金牙爨金鼎。
素瓷雪色缥沫香,何似诸仙琼蕊浆。


一饮涤昏寐,情来朗爽满天地。

名山洞府到金庭,三十六洞称最灵。


不有古仙启其秘,今日安知灵宝经。


中山鍊师栖白云,道成仙秩号元君。

昔年攀桂为留人,今朝攀桂送归客。


秋风桃李摇落尽,为君青青伴松柏。


谢公南楼送客还,高歌桂树凌寒山。

落日车遥遥,客心在归路。


细草暗回塘,春泉萦古渡。


遗踪叹芜没,远道悲去住。

江蓠生古砌,花每落禅床。


嘉客未采掇,空门自馨香。


名因诗目见,色对道心忘。

楚思入诗清,晨登岘山情。


秋天水西寺,古木宛陵城。


琴匣应将往,书车亦共行。

秋风怨别情,江守上西城。


竹署寒流浅,琴窗宿雨晴。


治书招远意,知共楚狂行。

皇心亭毒广,蝥贼皆陶甄。


未刈蚩尤旗,方同轩后年。


天子幸汉中,轘辕阻氛烟。

岘首千里情,北辕自兹发。


烟霞正登览,簪笔限趋谒。


黄鹤望天衢,白云归帝阙。

硕贤静广州,信为天下贞。


屈兹大将佐,藉彼延阁英。


声动柳吴兴,郊饯意不轻。

外学宗硕儒,游焉从后进。


恃以仁恕广,不学门栏峻。


著书裨理化,奉上表诚信。

霁景满水国,我公望江城。


碧山与黄花,烂熳多秋情。


摇落见松柏,岁寒比忠贞。

府中自清远,六月高梧间。


寥亮泛雅瑟,逍遥扣玄关。


岭云与人静,庭鹤随公闲。

柳家陶暑亭,意远不可齐。


烦襟荡朱弦,高步援绿荑。


爱公满亭客,来是清风携。

置亭隐城堞,事简迹易幽。


公性崇俭素,雅才非广求。


傍檐竹雨清,拂案杉风秋。

郡斋得无事,放舟下南湖。


湖中见仙邸,果与心赏俱。


不远风物变,忽如寰宇殊。

尝览高逸传,山僧有遗踪。


佐游继雅篇,嘉会何繇逢。


尘世即下界,色天当上峰。

双峰开凤翅,秀出南湖州。


地势抱郊树,山威增郡楼。


正逢周柱史,来会鲁诸侯。

庾公心旷远,府事局耳目。


遂与南湖游,虚襟涤烦燠。


始知皇天意,积水在亭育。

云水夹双刹,遥疑涌平陂。


入门见藏山,元化何由窥。


曳组探诡怪,停骢访幽奇。

欲别湖上客,暮期西林还。


高歌风音表,放舟月色间。


更人莫报夜,禅阁本无关。

积旱忽飞澍,烝民心亦倾。


郊云不待族,雨色飞江城。


燋稼濯又发,败荷滋更荣。

道情寄远岳,放旷临千仞。


香路延绛驺,华泉写金印。


日欹诸天近,雨过三华润。

鲁公邀省客,贫寺人过少。


锦帐惟野花,竹屏有窗筱。


朝行石色净,夜听泉声小。

江春行求瘼,偶与真境期。


见说三陵下,前朝开佛祠。


停舟仰丽刹,绣组发香墀。

宿昔祖师教,了空无不可。


枯槁未死身,理心寄行坐。


仁公施春令,和风来泽我。

诸侯崇鲁学,羔雁日成群。


外史刊新韵,中郎定古文。


菁华兼百氏,缣素备三坟。

江涛凋瘵后,远使发天都。


昏垫宸心及,哀矜诏命敷。


恤民驱急传,访旧枉征舻。

留饯飞旌驻,离亭草色间。


柏台今上客,竹使旧朝班。


日落东西水,天寒远近山。

仁圣垂文在,虚空日月悬。


陵迟追哲匠,宗旨发幽诠。


法受诸侯请,心教四子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