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月秋高天气清,云烟飞尽天宇澄。
谁家寿筵开广庭?


丈人独得金天精。
显受天箓葆长生,试问丈人何为者?


魁翁坦坦心地平。

天台之高高万丈,不尽千峰万峰入。
天上天上蔽三光,下与五岳而争长。


中有哲人神所降,岳伯高节与之抗。

而翁我同门,卓焉号先达。


一体分殊理,自翁亦足发。


我乘飞云车,访翁茶园庐。

俗诮全山名,吾以静不迁。
全山偌我訾,因以止安安。


乾坤有五岳,五岳一全山。

鹤亭海鹤姿,独立未入群。


依然在人寰,翛翛见风神。


古来贤俊者,气习不能沦。

澄澄舆浦水,水清人亦清。


照见公廉慎,照公勤物刑。


委身事明主,三事特一生。

东泉先生吾低头,去岁倾盖公生秋。


造父轻车仍熟路,庖丁芒釰不全牛。


早将文苑开闽桂,每见先声遁虏酋。

莲北先生还洞庭,登高饯远秋风生。


乞归感激承天宠,正去遭逢是地平。


当日论才称子敬,他年司业配源明。

自亲吾榜弟,如已拜先生。


尚想趋庭教,无论翼世荣。


着鞭骢马逸,脱蹝柏台轻。

我慕孙思邈,知圆行且方。


遥遥九峰秀,鼎鼎四朝望。


文苑开郎署,魁星近斗芒。

□有名山几万年,几人登陟几人仙。


莫言一览诸天尽,到了诸天更有天。

我非随柳傍花人,山外飞云云外身。


四百风光无觅处,归来灵府有天真。

五色云中瑞日光,朝朝休命对宣扬。


长摇青佩窥青锁,玉韵亲承拱玉皇。

竹石元来不必分,竹精神是石精神。


若教万竹论封爵,可配当年万石君。

偶因舒啸别长亭,未得哺糟耻独醒。


袖里双龙须此耀,人间只眼向谁青。


大经大法皆皇道,公是公非即性灵。

江右相逢记昔年,谁将只手欲扶颠。


素翁自尔同云卧,圣主招来上钓船。


昨夜法星辞帝座,秋光评品带秦川。

有子怀贞介,因知尊甫贤。


自怡椿树寿,不羡槿花妍。


养志三牲上,扬名万寿前。

暮年初仕涂,暇日但书策。


儒生馀气习,笔端事挥斥。


政学两疏缪,篇章稍沉溺。

诗史堂前荔支晚尤美,高压泸戎与妃子。
姓名犹未闻峡中,风味惟应自皮里。


试将远况江瑶柱,正似骚人拟良史。

安定先生贤矣哉,一时高第俱英材。
诜然达者播廊庙,贫贱亦足光蓬莱。


会稽吴君更超绝,至今士子犹能说。

缅想长安觉夜长,先生投老困文场。


几吟白雪眠萧寺,谁荐凌云达未央。


鼠目獐头多富贵,兔葵燕麦自悲伤。

萧疏鬓发老安仁,才出人头未免贫。


书剑一生长肮脏,齑盐到处只酸辛。


招提夜永眠无室,绛帐春寒坐乏茵。

诸生衮衮登科第,造物苦公深可怜。


身到蟾宫都几日,名书鬼录已经年。


数同子厚无如命,才似韩公合在天。

右军宅化空王寺,秘监家为羽士宫。


惟有先生旧池馆,春风归在杏坛中。

投老西游志不成,死生贫贱见交情。


江头昨夜潮声怒,却为先生气不平。

人间寒食几经年,甲子谁能记后先。


且尽一杯蓝尾酒,莫将身事恼生前。

无赖杨花趁暖风,旅中节物与愁逢。


一声杜宇啼春怨,知在花梢第几重。

花媚韶光柳弄烟,箫声处处卖饧天。


谁知子厚怀桑梓,北望长号又一年。

子美稷禼志,空抱竟无用。


夔州三百篇,高配风雅颂。

吴兴学校规模壮,安定先生道德崇。


苕霅溪同洙泗水,汀洲蘋有藻芹风。


山知尊道犹端弁,湖欲依光故近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