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外事已波涛,回首已陈迹。


独有云间月,相见不改色。


慰我平生怀,故在中秋夕。

谬为天官属,得与选事亲。


略计三百州,绿衣九千人。


较材迷长短,守法愧因循。

不减冰轮满,微增玉漏长。


过云收薄润,重露湿清光。


历历素娥影,菲菲丹桂芳。

骚骚北风急,杳杳白云飞。


江汉波新起,蒹葭露欲睎。


狂歌闻凤鸟,楚制见荷衣。

浓云瞥过双凤飞,清颜照射朝日辉。


画船南畔烟成阵,鲜荷掩护仙铢衣。


凝魂杳眇不知处,酒醺香破惊新知。

梅花不复见,况乃扳花人。


花飞别故树,粉黛化为尘。


秋风卷落叶,虫豸鸣悲辛。

曾把早梅枝,思君在别离。


别离虽云远,万里有还期。


树枯根已拨,人去复何之。

潮头出海卷秋风,风豪潮起苍海空。


弄潮船旗出复没,腾身潮上争骁雄。


沙头万目注江水,晴雷乾雹来无穷。

高楼中天月色净,玉山禾熟秋云映。


草边水际见流萤,流萤独自寻香径。


棱层雁塔挂千灯,密意虽通语还并。

晓虹跨江一千尺,平浪东西入天碧。


游人初觉秋气凉,衣不禁风薄罗窄。


渔家小艇方醉眠,艇里长鱼三尺白。

淮天过尽入吴渠,兰亭晚日光疏疏。


金桃傅粉好颜色,绿醽泛滟深车渠。


觥巡屡卷明星出,花翘零落随衣裾。

清溪水底月团团,因见中秋忆去年。


旱海五更霜透甲,郴江万里桂随船。


昔看故国光常满,今望天涯势似偏。

客路三湘远,天风八月清。


云间虽掩映,水底已分明。


且对当年影,休吟万古情。

亭亭千万里,三五复秋中。


此夕光应绝,常时思不同。


九霄微有露,四海静无风。

成仁取义忆前贤,异代同心几自鞭。


血比苌弘新化碧,魂依望帝久为鹃。


曾无尺寸酬高厚,惟有孤丹照简篇。

十载艰虞为主恩,居夷避世两堪论。


一时平地氛尘满,几叠幽山雾雨翻。


晓涧哀泉添热血,暮烟衰草送归魂。

八月秋风,在河在嵩。


我思之人,天中水中。


之人未从,我心忡忡。

中秋秋高天气清,珠斗倒挂银蟾明。


普照妍媸无遁形,圣人建极泰阶平。


用意忠厚何含弘,衮衣东归众所荣。

大火变朱夏,微凉递秋阴。


俯睇红芳丛,仰观松柏林。


感此时节改,安得不沉吟。

驱车曷宵征,感兹秉烛游。


不见牛山春,登高爱清秋。


秋高爽气发,雨后炎嚣收。

问柳随花路四千,吟风弄月有双贤。


西樵住过罗浮臈,待得春风送子旋。

东林寺傍看月眠,月光水色浑同天。


此时好景说不得,不是吾心未发前。

扬辉秋月悬青天,今夕何夕光更圆。


琼为楼台玉为宇,广寒境界移清泉。


月斧云斤天上手,万间突兀摩星斗。

归途阻秋潦,溪涨不可涉。


迂从石门渡,未见心已怯。


壮哉龙伯宫,幽据雁山胁。

吾家风物富檀栾,最爱青青耐岁寒。


千里归来面苍玉,不烦时复报平安。

七月之间旱如燬,祷而得之偶然耳。


八月又旱农无秋,同僚劝效前日求。


我方省愆未及祷,沛然一雨苏群槁。

五年符竹换三州,乞得祠宫欲少休。


名姓误蒙君相记,泉南千里又分忧。

天开我宋太平基,紫府真人下应期。


河朔魁梧出真相,泉南葱郁产奇儿。


梦符蚌腹生珠夜,事应台躔捧日时。

不将蜗角与人争,走侍双亲蜀道行。


免为家书忧子美,饱闻情话悦渊明。


一名所得知多少,万事真宜审重轻。

蕙兰憔悴菊萎秋,叶底藏春已数头。


诗客不知花韵别,却言空结雨中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