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竹半含箨,新梢才出墙。


色侵书帙晚,阴过酒樽凉。


雨洗娟娟净,风吹细细香。

梁王旧馆雪蒙蒙,愁杀邹枚二老翁。


假使明朝深一尺,亦无人到兔园中。

风吹杨柳出墙枝,忆得同欢共醉时。


每到集贤坊地过,不曾一度不低眉。

宦途堪笑不胜悲,昨日荣华今日衰。


转似秋蓬无定处,长于春梦几多时。


半头白发惭萧相,满面红尘问远师。

故池春又至,一到一伤情。


雁鹜群犹下,蛙螟衣已生。


竹丛身后长,台势雨来倾。

蛮笺象管夜深时,曾赋陈宫第一诗。


宴罢风流人不见,废来踪迹草应知。


莺怜胜事啼空巷,蝶恋馀香舞好枝。

宋公爰创宅,庾氏更诛茅。


间出人三秀,平临楚四郊。


汉臣来绛节,荆牧动金铙。

鲁国刘生,笑卖宝鞭,携上糟丘。
更一时意气,徐陵袁绍,六朝才调,绿帻红鞲。
如此人生,奈何不乐,况值离鸿叫暮秋。

宅成天下借图看,始笑平生眼力悭。


地占百湾多是水,楼无一面不当山。


荷深似入苕溪路,石怪疑行雁荡间。

但是豪家重牡丹,争如丞相阁前看。


凤楼日暖开偏早,鸡树阴浓谢更难。


数朵已应迷国艳,一枝何幸上尘冠。

乐趣人谁似我疏,无多骨肉总离居。


杜陵有妹今安在,班史重修恐未如。


咏絮乍惊微雪夜,结荷永废《大雷书》。

中年兄弟别离多,苦把毛锥受墨磨。


得第红笺交素壁,题名异地喜同科。


声华敢道追求点,恩爱终期似颍坡。

天涯别鹄惨离群,三载浮踪幻似云。


孤馆重依崇让宅,荒阡遥痛魏城君。


元稹俸薄难为奠,孙楚情多不在文。

道流为柱史,教戒下真仙。


共契中元会,初修内景篇。


游方依地僻,卜室喜墙连。

人人眼见汗篇青,莫是人心有六经。


蚀尽蠹鱼犹未悟,坐来槁木也忘形。


金锟可刮无穷膜,草色交青未了庭。

久矣不见钟山青,回首星霜五度经。


过眼风云徒滚滚,昔年花柳自形形。


逢迎主客挥三岛,高韵寒香载一庭。

十年重见柳条青,剩水残山旧所经。


胜会正看鹓作侣,瘦躯翻讶鹤同形。


情娱尊俎堪移日,地远江湖漫聚星。

帝城春信早,春园趣不稀。


池烟凝竹色,庭雪助灯辉。


气暖浮兰醴,花寒落毳衣。

长安门馆凤池通,几许招寻令节同。


海内故交还骨肉,天涯萍迹漫西东。


鸾栖正借高冈树,鹏运宜抟碧海风。

肴出驼峰酒送泉,新诗珠玉尽堪传。


空江木落年华晚,幽树梅开淑气先。


钟阜移尊聊此夕,玉堂载笔是何年。

瀛岛书传白鹤先,佳辰展席对江天。


官梅东阁催诗兴,客舍并州感岁年。


尝果味分霜后橘,烹茶香泛竹间泉。

烹茶烧竹坐谈经,正爱清香满户庭。


赖有琴觞能遣俗,都无案牍可劳形。


上林梧竹栖群凤,东壁文章纪二星。

菊丛橙实竞寒青,客舍钟陵岁几经。


玉署俊游论接武,金兰交契到忘形。


盍簪琼树罗玄圃,张乐泠风起洞庭。

钟山晴对草堂青,胜日芳筵更此庭。


花雾竹烟笼气色,汉雍唐省备仪形。


直令浑噩追三代,坐见文章侣六经。

瑞雪南宫夜,华灯共此筵。


缝葩燃夕艳,琼絮舞春妍。


应节辛盘出,留欢柏酒传。

南宫新第早秋凉,东阁延宾逸兴长。


莲荐碧房浮玉碗,梧飘黄叶下银床。


孟坚奕旨精玄理,逸少诗筵重罚觞。

贵家金屏写生者,竞取纤秾斗高下。
独怜意匠非世情,戏点嘉蔬气萧洒。


琅玕作叶璚瑶根,笔底畦径移西园。

孙阁相君和鼎贵,秦楼爱婿坦床贤。


东方千骑还居上,南极三星正在天。


路入桃源花烂漫,桥横银汉水漪涟。

河南夫子骑箕去,建水重生盖世翁。


昔日中原知侍讲,清朝四海学文公。


山藏剑履人如玉,壁出诗书气若虹。

西堂冠剑合,春酒一筵欢。


七叶蓂初长,千条柳尚寒。


河山连甲第,歌管荐辛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