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秋之末,至于战国,诸侯卿相皆争养士。


自谋夫说客、谈天雕龙、坚白同异之流,下至击剑扛鼎、鸡鸣狗盗之徒,莫不宾礼,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,何可胜数。



越王句践有君子六千人;魏无忌、齐田文、赵胜、黄歇、吕不韦,皆有客三千人;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,齐稷下谈者亦千人;魏文侯、燕昭王、太子丹,皆致客无数。

太史公读秦记,至犬戎败幽王,周东徙洛邑,秦襄公始封为诸侯,作西畤用事上帝,僭端见矣。
礼曰:“天子祭天地,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。
”今秦杂戎翟之俗,先暴戾,后仁义,位在籓臣而胪于郊祀,君子惧焉。

六代瓜分世界,五胡云扰中原。
纵横三百有余年。
几度交锋索战。

暮鼓晨钟,春花秋月何时了。
七颠八倒。
往事知多少。

尝读六国《世家》,窃怪天下之诸侯,以五倍之地,十倍之众,发愤西向,以攻山西千里之秦,而不免于灭亡,常为之深思远虑,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。
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,虑患之疏,而见利之浅,且不知天下之势也。
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,不在齐、楚、燕、赵也,而在韩、魏之郊;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,不在齐、楚、燕、赵也,而在韩、魏之野。

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
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或曰:“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”曰:“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,故曰弊在赂秦也。

溥天之下号寰区,大禹曾经治水馀。


衣到敝时多虮虱,瓜当烂后足虫蛆。


龙章本不资狂寇,象魏何尝荐乱胡。

礼乐征伐诸侯出,流极终成无道天。
尊攘虽闻齐小白,虚名大抵自东迁。
召陵不问荆淫号,葵丘五禁亦徒然。
鸣珂绣毂,锦带吴钩。
曾雅称、量金结胜游。
信人间无点事、可挂心头。
生涯馀白发,世缔得同心。
乍见惊余老,雄谈识尔忱。
孤鸣琴已碎,苦诣道方深。
世情轻道义,交际复谁真。
硕德思前辈,论心笃后尘。
乾坤三大业,今古百年人。
繁花烟暖,落叶风高。
岁月去如流,身渐老。
叹三十年虚度,月堕鸡号。
吊古闲情付酒瓯,漫将故实考春秋。
诗人爱说悲欢处,新月斜阳总是愁。
秦凉燕赵各分驰,巴蜀平阳亦一时。
无限伤心宫阃事,兀谁妙笔补新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