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白首无聊老病躯,一心唯觅死头颅。


时人误作梅花看,今日枝头雪也无。

昨夜惊涛势转雄,孤帆何处御长风?


沃焦不信胶舟解,博望初疑银汉通。

把袂吴闾里,含香汉署游。


风尘二千石,湖海一孤舟。


门刺通文举,碑辞识太丘。

试问西京日,终童更有无。


青云流辈尽,白雪和人孤。


布帽时堪掷,篮舆少给扶。

客间疑鬓发,天上见文章。


以尔丈人行,当时童子郎。


霜风鸣蒯铗,春雨涩荷裳。

狂朋探喜到窗纱,敢袭宏家乐府夸。


绣笼香烟荀令室,华灯髻影子于家。


让山先识湔裙柳,白傅原知拂面花。

所闻平越郡,毕竟倚楼船。


何事千羊走,初浮万鹢前。


招摇终客守,枉矢漫西旋。

不将蜗角与人争,走侍双亲蜀道行。


免为家书忧子美,饱闻情话悦渊明。


一名所得知多少,万事真宜审重轻。

白发林间老箨冠,劳君千里寄琅玕。


南宫掞藻催行卷,西学持经待讲坛。


刺史已延乡校久,邑人岂荐子虚难。

家出琅琊六代馀,墙东避世偶成居。


秦川少作中郎客,楚相能题孺仲书。


自有蓬蒿深息鴳,一从濠濮久知鱼。

绿玉手中杖,金函肘后书。
逢人问方寸,知尔妙堪舆。
谁谓骑无鹤,犹闻食有鱼。
强年方入粤,晏岁暂还家。
数口我堪托,孤帆路不赊。
乡音殊未改,容鬓觉初华。
寒犬吠深巷,荒鸡催短更。
有人悲独夜,复此寄遥情。
小病嗟同气,多闲愧友生。
破尽家山剩此身,苍天厄我作劳人!
几茎发甚千斤重,尚有风尘未了因。
鲛尘掀户。
又惊起乍宿,南云双羽。
委地蛮花,飐空腥浪,轻换翠歌珠舞。
巨源常少怪,第五岂无私。
酒食先为困,溪山辄负期。
七年思旧赏,隔日诵新诗。
璧月挂秋宵。
丹桂香飘。
广寒宫殿路迢迢。
松云先生江海客,淮阴市中人不识。
惊风吹沙眼倦开,枕上青山归未得。
上清蔡君仙之徒,邂逅同觅黄公垆。
折槛云孙擅后声,暂栖莲幕不谈兵。
论诗更欲压竞病,痛饮何须分浊清。
东阁梅残萦旅梦,北堂萱茂动归情。
老去心何用,题诗满粉墙。
空庭夜待月,静室昼焚香。
策杖闲寻水,移床卧向阳。
封疆吴越百年传,一渡长江竟不还。
北望犹存萧寺塔,南归曾见御函笺。
秋深宫殿迷寒草,日落湖山起暮烟。
百尺浮图上碧霄,登临此日忆前朝。
夕阳天外千山暮,秋海江头八月潮。
社稷有臣挥痛泪,君王何事树降标。
尧舜相传自执中,一瓢赢得迈高风。
白牛桥下沧浪水,应洗人间万古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