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灌园如结庐,畦蔬如养雏。
敏耘斯易壮,稍堕或攘羭。
卖菜厌求益,得酒聊歌呼。
阳城海内豪,隐居晋之鄙。
养此冰霰姿,谏官安足起。
欲沮延龄相,悠悠自风靡。
器博无近用,胸中要纵横。
腐儒昧行藏,寒窗守一经。
营营市道交,务利如兼并。
孔融天下士,荀彧双南金。
既为阿瞒用,复为阿瞒禽。
独闻管幼安,龙蟠沧海深。
西京执戟郎,老嗜杯中物。
观其所著书,涩读由蹇吃。
剧秦见平生,何心窥仿佛。
学诗如食蜜,甘芳无中边。
陈言初务去,晚乃换骨仙。
我昔实知此,老懒挽不前。
曩时阮步兵,埋照每沉醉。
是身托曲蘖,真若有所避。
谁知名教中,固自多乐地。
达士庶可慕,劳生良足悲。
君看嘉宾黠,何如方回痴。
荣衰等湛露,变更如剧棋。
严霜知劲柏,大节见固穷。
怀人居白下,抱道立黄中。
秦淮浩茫茫,楚山耿丛丛。
龙沙季子在原乐,不肯附书黄耳来。
滕王阁上觅佳句,铁柱观头行几回。
独持杯杓酹先酒,遗我此物忘百忧。
乞灵鲍谢共倾倒,况复隔窗悬玉钩。
国士无双有山谷,斗南独步忆秦郎。
鹦鹉洲前多胜日,古藤阴下夜何长。
希文健笔钞韩文,文为首阳山下人。
宁止一言旌义士,欲教万古劝忠臣。
颂声益与英声远,事迹还随墨迹新。
浇酒逋梅又几回,愁吟旧雨独登台。
星星鹤语山窗晓,割得云心古锦来。
月树秋来碧几寻,古芗熏彻紫芝吟。
无因得去陪清赏,祇寄山君一寸心。
客子去淮阳,逶迤别梦长。
水关开夜锁,雾棹起晨凉。
烟月期同赏,风波勿异行。
相逢应笑我痴顽,谁到宜兴不到山。
乘兴更期三载后,题名真拟万峰间。
旧游随处皆成漫,胜概平生未放闲。
万姓流离荷厚恩,依然桃李满深村。
谢安已起居廊庙,梅福何缘隐市门。
喜见淳庞如鲁俗,不闻暴虏似羌浑。
明公持节洞庭丘,文采风流礼数优。
朱幡皂盖干城日,青雀黄龙大阅秋。
汉室兴图恢邓禹,唐家谏疏属韩休。
白舫青帘海上回,赋诗莫讶雨频催。
阮瞻作掾惟三语,王粲伤时咏七哀。
阊阖风生销酷暑,搀抢星堕净氛埃。
吾土之官易,同年感旧劳。
宿名留乙榜,真卷贵仪曹。
不倦云中翼,相从海上涛。
罗浮何日返,行糈宿黄精。
天入建云密,春开闽霭清。
宓琴山水曲,嵇驾弟兄情。
光阴冉冉急如流,回首槐黄又是秋。
折得秋香听捷日,都门翘首候行舟。
三年大比又临期,每过西风忆旧知。
送别官亭寄消息,秋香须折两三枝。
青鬓翩翩结壮游,看花春满曲江头。
九天雷雨双龙喷,万里烟云一剑收。
看镜未须论晚达,著书应不为穷愁。
上高自昔多文献,振铎番山得两贤。
聂老庭前归一鹤,晏公堂上兆三鳣。
星依鹑野时瞻斗,路入桃溪好扣舷。
拂曙千旌向北行,何因桑梓重驰情。
寒暄我尚怜诸族,聚散能无念众甥。
努力双肩期远到,凌风六翮看秋横。
新剑始出匣,老剑频濯磨。
共斩长桥蛟,于焉息鲸波。
通家二三伴,楚楚同年子。
愿言升公同,同寅赓喜起。
尊翁翰苑宗文史,令伯虔台肃宪纲。
奕世清风原有范,百年交谊未相忘。
书香重拟增华国,鹾政今看颂惠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