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暑气当宵尽,裴回坐月前。


静依山堞近,凉入水扉偏。


久是栖林客,初逢佐幕贤。

寻医初疾理,忽忆故山云。


远访桑公子,还依柳使君。


周旋承惠爱,佩服比兰薰。

上客佩双剑,东城喜再游。


旧从张博望,新事郑长秋。


踏水回金勒,看风试锦裘。

祁氏号外府,藏室多异书。


自公有馀力,一览意何如。


为学虽日益,受益不受诬。

谢公中年后,畏与亲友别。


数日怀抱恶,每笑冠缨绝。


生有四方事,死当一语决。

吾友孙子实,爱学吾所畏。


持身如处子,得句有馀味。


交欢艰难际,凛然见名谊。

吾友张文潜,君行乃其里。


当年钓游处,壮者或可指。


闻风起遐想,意作千古士。

公族仍前辈,都城早与游。


士穷须禄食,才大岂身谋。


雪岭无归鸟,冰河有去舟。

共作东州客,同栖古寺深。


论交非有旧,不见解相寻。


冷过清明节,悲生故国心。

洛阳新月动秋砧,瀚海沙场天半阴。


出塞能全仲叔策,安亲更切老莱心。


汉家宫里风云晓,羌笛声中雨雪深。

副相西征重,苍生属望晨。


还同周薄伐,不取汉和亲。


虏阵摧枯易,王师决胜频。

聚散联翩急复迟,解将华发两相欺。


虽云竹重先藏路,却讶巢倾不损枝。


入户便从风起后,照窗翻似月明时。

寸心似火频求荐,两鬓如霜始息机。


隔岸鸡鸣春耨去,邻家犬吠夜渔归。


倚松长啸成疏拙,拂石欹眠绝是非。

得州敢为荣,得士乃足诧。


此郎精琴书,不独妙诗画。


虽云于小道,举不在人下。

身为高帝孙,面作寒士气。


缘情德麟语,写物大年意。


青云无苏黄,何以致后世。

休看红药咏翻阶,极目荷花照酒杯。


静濯明妆何所待,风标公子远飞来。

白白红红花映阶,高高下下叶成杯。


娇娆似不禁长夏,故就团圞扇影来。

鄣日青圆自拥阶,绉风绿净可添杯。


被花恼处君知否,罗袜凌波笑不来。

绿水波深欲上阶,红蕖香动要传杯。


幕中自有两佳客,又载青州从事来。

谪远自安命,三年已忘归。


同声愿执手,驿骑到门扉。


云是帝乡去,军书谒紫微。

久闻从事沧江外,谁谓无官已白头。

来备戎装嘶数骑,去持丹诏入孤舟。

蝉鸣远驿残阳树,鹭起湖田片雨秋。

齐王未知瑟,吴犬终怪雪。


越游售章甫,念子当折阅。


一鸣岂无年,百计但有舌。

吴郎醉骂金陵席,骑马却赴通州谪。
三载黯淡风尘深,始作江南幕中客。


吴郎濩落偃蹇且莫论,尔是文定尚书孙。

飞盖一江隔,棠阴两地馀。


水经初罢注,盐筴旋裁书。


官为清时好,家因薄宦虚。

漂泊兵戈到越山,不妨还整切云冠。


乾坤策里空真象,龙虎炉中养旧丹。


静爱白云归远岫,时邀明月下层峦。

文场妙誉久推豪,筮仕犹从州县劳。


野鹤未应群雁鹜,幽兰初不掩蓬蒿。


千寻挺节无霜霰,万里抟风有羽毛。

去祷山川尚未还,云雷寻作远声寒。


人情便似秋登悦,天色休劳夜起看。


高槛气浓藏柳郭,小庭流拥没花坛。

来时健笔佐嫖姚,去折槐花度野桥。


谁见尊前此惆怅,一声歌尽路迢迢。

大藩从事本优贤,幕府仍当北固前。


花绕楼台山倚郭,寺临江海水连天。


恐君到即忘归日,忆我游曾历二年。

任公郡占好山川,溪水萦回路屈盘。


南国自来推胜境,故人此地作郎官。


风光适意须留恋,禄秩资贫且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