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分明眉目绿双丫,意气融融十岁华。


若要终身行路正,须防小学入门差。


人心不古皆流俗,师范如今独当家。

忆昔妙年仝射策,今谁存者苦无多。


酆城久矣埋长剑,陶壁依然挂短梭。


铅椠功夫真戏耳,齑盐活计奈贫何。

我滞湓城每自怜,相逢相倚杖头钱。


盍簪愁想年穷夜,览镜羞称壮士年。


萱草满阶堪寿母,梅花绕屋可名仙。

当时两别惜分双,客了三吴客九江。


何处挥金曾驻马,此身怀宝尚迷邦。


水流岁月添新恨,尘扑箫弦失旧腔。

落落超馀子,干时命未当。


摧伤窘文阵,拓落尚书庠。


賨货无山积,毛群欠谷量。

后达多晚荣,速得多疾倾。


君看构大厦,何曾一日成。


在暖须在桑,在饱须在耕。

乱山残雪后,病骨尚能支。


乃祖思先泽,而师爱汝痴。


春寒青黛草,烟暖白云芝。

道衰知自贵,后死倍应难。


微尚因人僻,能言为汝欢。


隐甘三亩宅,贫忆半旬餐。

云间文献旧名家,艺苑驰声几岁华。


新捧除书辞赤陛,满斟别酒对黄花。


东湖古庙馀尘榻,南浦疏帘卷落霞。

国器推豪俊,乡评熟姓名。


风帆同偃蹇,歌调独凄清。


故里层云映,长河片月生。

人壮三吴地,天开五岳图。


神交江月迥,目极海云孤。


老凤鸣琪树,秋花照玉壶。

道结莲花社,情连中表亲。


有才堪入世,期汝岂同人。


捧檄原高志,求官莫为贫。

德人之容,如玉其温。


参前倚衡,以瞻以仪。


我愧于是,将焉取斯。

后学争攲雨后巾,前贤久泽雾中文。


韦郎勉力追三杰,他日人还效五云。

卢溪笔力透天心,杨令文追正始音。


更读池塘惠连句,识君何待接清襟。

孟光衣服合山居,烟褐明青休著渠。


欲得此曹心不动,只将荆布在冠裾。

几年补破得遮寒,今日空馀赤肉团。


从此便知元不有,细书词理枉经官。

年饶谷拥困群耕,盗贼多从此辈生。


料得欲偷偷既得,从今改恶不宵行。

尔翁少小称豪纵,沾沾笔墨常拈弄。


双拳欲碎玉笥山,一口欲啖飞霞洞。


自言片语即千秋,追风历块谁能鞚。

乘风万里孝廉船,二妙翩翩去若仙。


踏月玉街今并辔,看花紫陌莫停鞭。


骑鹏已报三清近,赋凤新裁五色鲜。

汝辈谁为万选钱,家声世泽正连绵。


亦知堂搆能无坠,敢谓儿孙不乏贤。


漏促喜闻金钥动,雨深应涴彩毫鲜。

佐宪乌台振百僚,又承宠命下青霄。


凤鸣朝旭钟山近,雁度秋空潞渚遥。


应拟有功传异日,还期无讼答中朝。

吏隐孤城日,诸贤忆论文。


山间遍桃李,海上几风云。


虎口惊初定,羊肠望已分。

世远龙峰下,诗书泽未寒。


始缘家不造,转觉路俱难。


事往悲黄鹄,恩来待紫鸾。

古人重立事,今人重致身。


功业苟有托,富贵安足论。


迢迢越王州,连峰入青云。

吾世本寒贱,吾身守贫约。


家徒立四壁,无田负城郭。


终岁服一衣,无装贮囊橐。

怜我山中卧,半年相伴吟。


道传诸子后,易得数爻深。


爨或经旬绝,书犹尽日寻。

君不见昔日泰山孙先生,蹭蹬穷途道未行。
读书有志破万卷,置锥无地可躬耕。


高堂亲老仰甘旨,未免道路长营营。

多士如林古豫章,不应较艺寓僧房。


一朝尽辟荆榛地,万础俄新翰墨场。


文笔要同孤塔耸,词源宜与两湖长。

莫将外物挠胸中,旱魃从他更祝融。


道业不应缘火尽,生涯会复值年丰。


事经盘错才方见,诗到羁穷句始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