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微之谪去千馀里,太白无来十一年。


今日见名如见面,尘埃壁上破窗前。

萧寺久不到,偶来幽兴长。


蚁穿珠九曲,蜂酿蜜千房。


雨过山横翠,霜新橘弄黄。

遥山明如罨画,玄冬暖剧青阳。


喜见滇云旧侣,重到并州故乡。

同作祠官荷圣朝,年年相待放生桥。


精庐此日来无伴,稽首炉熏自祝尧。

颠毛种种齿浮摇,屈指交游渐寂寥。


时较半朝非是晚,路无数里不为遥。


子猷垂到复归去,安道虽知未易邀。

山石古来色,河流无尽声。


行船自往返,群木几枯荣。


狂象调难伏,空华灭复生。

默默苦不展,驾言陟崇岗。


人远尘坌息,高门开宝坊。


华檐敞虚殿,乔木护修廊。

白发荆州叹滞淫,吴衣重杵洛城砧。


遣愁莫上高楼望,只有秋来昼日阴。

楼殿沉沉锁夜烟,秋灯一点佛龛前。


梧桐叶上三更雨,亦有愁人独自眠。

零落宫墙官树秋,行人东去路悠悠。


只应楼下邯郸路,亦有离人对此愁。

不远灞陵边,安居向十年。


入门穿竹径,留客听山泉。


鸟啭深林里,心闲落照前。

曲池风定碧澜平,小白鱼如镜里行。


水竹再来应试我,壁间不用更题名。

二十年前不系身,草堂曾与雪为邻。


常思和尚当时语,衣钵留将与此人。

路绕江南烟水村,梅花的皪正销魂。


峰峦影里过山邑,鼙鼓声中念故园。


残腊未曾看雪舞,劲风何事扫云屯。

隔竹微闻钟磬音,墙头修绿冷阴阴。


山迎初日花枝靓,寺里清潭塔影深。


吾道萧条三已仕,此行衰病独登临。

日落归山刹,松风处处声。


幽深不易到,昏黑更多惊。


壑断寻溪入,峰回截岭行。

问尔湖边寺,微钟翠巘西。


千岩一径转,落日乱藤迷。


数见谈天竺,相从过虎溪。

断岩泻翠,枯坐老衲,花外禅宇。
芳意如许。
最怜梦里,鹃声唤春去。

一山蟠作狮身,就中笠子天光小。
洞当凹处,海涛常响,法云难扫。
断溜生苔,疏风替扇,客同秋到。

梓潼名郡蜀川东,忽秀佳莲绀宇中。


袅袅修茎孤引绿,盈盈双蕊对分红。


绛跗相倚凝新露,紫菂交垂向晚风。

昔游岩中寺,梅花覆寒泉。


不到三十载,梅摧只空岩。


陵谷幸无改,岂嗟浮物迁。

去年借榻眠萧寺,节候惊心感逐臣。


今岁挈家还故里,溪山容我作闲人。


梦回桑下馀三宿,兴到梅边又一春。

过眼流光不自胜,迩来三月共寒灯。


凭谁可是忘形客,笑我真成有发僧。

早脱朝簪出帝城,喜分禅榻坐深更。


便疑身在山中住,追笑诗从马上成。


把钓未应归计拙,照人偏爱佛灯明。

能不缁尘厌,纷其车马繁。


阁临平乐观,春在给孤园。


星汉回燕甸,河山绕蓟门。

文范今亡见嗣卿,颍川应聚异时星。


清风特为吾曹至,畏景宁忧日御停。


踏雪曾穿东郭履,移文今忤北山灵。

菩提岭外空王寺,丹磴行穿虎豹群。


万壑涛声岩下瀑,千峰雨气屋头云。


海龙送水金瓶贮,天女怀香宝鼎焚。

净居高出四禅天,更对伊嵩辟广轩。
塔耸千花依鹫岭,舟浮一叶上龙门。
云藏古木当危槛,风递疏钟过远村。
苔光莹莹,云影皑皑。
高窗雨过,落花飞来。
雨霁云沈,天光侵户。
皓魄悬青霄,九垓照何广。
奔走汨嚣尘,有月谁能赏。
遂令太阴光,高空自来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