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辞温室树,几见武昌柳。


荀谢年何少,韦平望已久。


种松夹石道,纡组临沙阜。

京镇周天险,东南作北关。


埭横江曲路,戍入海中山。


望越心初切,思秦鬓已斑。

孤城铁瓮四山围,绝顶高秋坐落晖。


眼见长江趋大海,青天却似向西飞。

瓮城春寂寂,石磴草斑斑。


倚杖高低月,登楼远近山。


百年诗句里,三国酒杯间。

江南三月万花柳,北固山头一回首。


东风吹绿扬子江,滟滟江波泻春酒。


况乃又是清明天,元从一饮三百钱。

海绕重山江抱城,隋家宫苑此分明。


居人不觉三吴恨,却笑关河又战争。

垂竿四十九鲈鱼,北固山前我不如。


花草无情先白下,江山有恨首南徐。


金焦浩渺空天险,龙虎盘回岂帝居。

泊秦淮雨霁,又灯火、送归船。
正树拥云昏,星垂野阔,暝色浮天。
芦边夜潮骤起,晕波心、月影荡江圆。

池塘燕子旧人家,杨柳春寒一径斜。


夜读自生书带草,朝饥曾对米囊花。


侯谁在矣山如昨,今我来思鬓已华。

五马向西椒,重阳坐丽谯。


徐州带绿水,楚国在青霄。


张幕连江树,开筵接海潮。

涉江方戒旅,舟子待回潮。
飞盖劳明牧,行觞宴旧僚。
蒜山秋雨歇,瓜渚夕霜飘。
多景楼前,凭高穷目,空怆神处。
几度登临,欷歔酒酹,两点金焦去。
南朝往事,东都旧迹,还被断云遮住。
十年渡扬子,狎此如衽席。
今始识风波,呼吸投不测。
举世皆骇机,避就本无益。
风月无边地,乾坤有此楼。
城随山北固,潮蹴海西流。
眼界宽三岛,胸襟隘九州。
此山镇京口,迥出沧海湄。
跻览何所见,茫茫潮汐驰。
云生蓬莱岛,日出扶桑枝。
自剪朱霞补白袍,倚天还诵碧云谣。
山前流水万里去,石上长松百尺高。
清磬时鸣玄圃玉,洞箫新斸拂天稍。
偶来结束成登眺,独立苍茫散暮愁。
地入秦淮千嶂出,天分南北一江流。
潮随返照冲长岛,鸟入深云是故丘。
胜绝千古称,胡乃一邱陵。
三国六朝间,长此阅废兴。
北顾复何有,江树渺冥冥。
三面鲸涛连碧天,金汤形势尚依然。
山花黯黯人吹笛,江柳青青客上船。
马带淮云东入浙,雁拖湘水北归燕。
三月三日风雨暖,千家万家桃杏开。
少年白日骑马去,满城红雨拂面来。
共君且须饮一斗,处士不必歌七哀。
北固孱岩背,沧波洗削成。
入天翔石势,积铁障江声。
壁影蛟龙动,枝风鹳鹘鸣。
夕阳江色远,舣棹潮初退。
独客吟清秋,沙鸥冷相对。
水气上城根,风声隐岩背。
危峰独立迥淩虚,万里苍茫眼界舒。
第一江山推北固,千秋形势壮南徐。
孤亭直欲超云表,铁塔犹存历劫馀。
绝岭横江岸,登楼望渺然。
潮来徐福岛,山出寄奴泉。
境界分吴楚,波涛混海天。
北固城高万象秋,烟竿一缕认扬州。
试乘绿涨三篙水,要见朱帘十里楼。
泪湿宫衣朝雾重,愁熏塞草夕阳浮。
晚登北固顶,俯视南徐城。
废垒何茫茫,山川迥纵横。
千载竞谁有,六朝空战争。
雄峰高枕瓮城斜,有客登临送晚霞。
水气暗吞山顶寺,江云遥护海门沙。
天低雁鹜来千里,地迥星河落万家。
北固江山围铁瓮,波涛浩浩兼天送。
金焦门户两浮杯,阅世如流真一梦。
很石之名亦已矣,紫髯桑盖谈微中。
石头城东烟水空,金鳌夜吸海底红。
天吴啮断白玉虹,渴猊怒攫青芙蓉。
中流幻出妙高峰,浮涛拍浪将奚从,似欲渡江随六龙。
悠悠暮色到山村,屐印青山认旧痕。
天际帆轻归铁瓮,云边日落侧金盆。
一江南北涛声壮,雨点金焦树影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