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蹑匡君背,未叩庐山阳。


峰外漏银汉,云端封石梁。


阿兰地寂寂,篮笋天茫茫。

牛女之间漏银河,欲洗庐岳诸青螺。


下飞瀑布九千尺,三峡轰雷听最多。


华君自谢螭头直,手制青鞋踏秋色。

鹅笙凤管写潺湲,豹尾熊幡簇满山。


疑是茅君兄弟别,未分天上与人间。

汝兄新赋未堪难,岳色撩人试自看。


但使登高须授简,主恩新拜大夫官。

太和宫阙写黄图,匡庐旧称天子都。


共是玉皇香案吏,不妨南北领香垆。

玄岳能玄太华青,到来词笔动山灵。


莫言迁客恩波少,何似金门老岁星。

月满清尊霞满裾,何人不信上匡庐。


东风一夜吹帆去,估客江陵也不如。

宪使心悬布水台,征帆迟向蠡湖开。


苍苍五老云间待,冉冉双旌洞口来。


明月且圆居士法,炎天方倚大夫才。

九叠云屏一玉筇,天风吹汝上芙蓉。


三梁几处成三石,五老何年化五峰。


雨势将残犹落叶,泉声不断亦闻钟。

犹嫌千仞瀑,飞不到舟边。


安得天风起,吹来洒昼眠。

谁将彭蠡水,吸上乱峰间。


化作泉千道,奔飞响一山。

瀑布不肯斜,条条如匹练。


安得并州刀,剪取为纨扇。

随风泉作态,欲落故盘旋。


马尾飘天半,光摇双剑边。

一峰一瀑布,高者是黄岩。


雨过人争望,湖边宿片帆。

趺坐对禅镫,江风浪几层。


还从鹤城路,去访虎溪僧。


湖晓星浮石,岩春瀑断冰。

江南万重山,匡庐乃出万重上。
人言秋晴万里峨嵋巅,青山一点东南望。


连峰苍苍不见顶,日出彩烟生半岭。

放杖翩然,问谁是、高霞真逸。
有尘外、浮丘袖把,洪厓肩拍。
隔郡笺筒分日递,连峰屏障排云出。

生老病死者,早闻天竺书。


相随几汨没,不了堪欷歔。


自理自可适,他人谁与袪。

忆在匡庐日,秋风八月时。


松声虎溪寺,塔影雁门师。


步碧葳蕤径,吟香菡萏池。

中岁思远游,遐心在参诣。


垂老迟出门,致远常恐泥。


翘首匡君庐,高深薄云际。

同光雪色正齐腰,归去门庭未寂寥。


竹杖远寻庐岳寺,芒鞋重过虎溪桥。


生衣出匣搴云补,新笋开炉带箨烧。

玉泉不识面,识得玉泉心。


暂作还乡客,终当返旧林。


万杉寻路入,五老闭门深。

匡庐何所极,苍苍阁晴空。


兄弟事幽讨,同日蹑奇踪。


炼形化精魄,列为五老峰。

湖水之阔阔莫收,庐山之高高莫俦。


青连百越诸天近,影落东溟海若愁。


驿下风湍深驻桨,山腰樵路曲沿流。

香炉烟散半湖云,舟入荷陂水又分。


却羡沙头双白鹭,潜随明月过匡君。

老年心折何处山,昨夜梦鼓浔阳柁。


九天无云瀑布飞,声落长江震吴楚。


望湖亭边延五老,远之近之无不可。

涕泪江湖范叔袍,相看愁色转蓬蒿。


人归庐岳千峰雨,梦阻浔阳八月涛。


酒畔莲花传般若,窗前桂树咏离骚。

九叠云屏雾雨馀,海风江月望来虚。


携书倘逐青莲兴,乞取匡君旧结庐。

闻说年来李梦阳,青鞋曾遍踏苍茫。


扶筇何处天池近,指点银河百尺长。

栖隐峰头树色分,传书遥寄紫阳君。


一声铁笛千林晚,片片桃花落彩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