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舍弟卜居三里遥,平田亘亩水通桥。


草间微雨沾行屐,枝上长风吹挂瓢。


饮兴一时空澥渤,文光五夜烛云霄。

莽莽初横野,涔涔忽满城。


低迷浑欲暗,空阔固能明。


积水蛟鼍伏,荒山鸟雀惊。

矶上严城晚吹凉,淩风壮观补重阳。


柳仍婀娜秋生色,荷已离披水吐光。


风动白波寒楚佩,梦回青琐在江乡。

幽人门巷冷如冰,使节光华肯再登。


今夕青灯话三馆,明年何处说庐陵。

商丘本意得珍珠,河曲淫隈不可临。


亲已颠危心更切,眼看寒谷乃平林。

王祥名冠晋公卿,大节宁非为剖冰。


救母如梁真笃孝,奈何不贵不长生。

高阁高入云,俯焉视冈阜。


老来更无事,宾至但饮酒。


阴功在其乡,更足燕尔后。

众山走蜿蜒,高阁立崔嵬。


流水横其前,时有薰风来。


聊可解吾愠,敢言阜民财。

岂不有春华,不如秋后香。


红紫不禁风,黄花耐雪霜。


几时登其亭,采采泛彼觞。

众人贪徇财,种利不种德。


谁如之人心,白首能戒得。


以此风里闾,贪竞当自息。

多稼为丰年,观言亦云乐。


秋云满原隰,漫不知厚薄。


帝力彼焉知,陶然饱耕穫。

徙竹种前林,栽松满幽岛。


主人无所忧,不用植萱草。


吐纳奚所事,忘忧自难老。

枝干上参天,长松不枯槁。


朱顶雪衣裳,仙鹤颜色好。


主人一千岁,似此松鹤老。

大池方如矩,小池曲如钩。


方奚避污辱,曲不趋公侯。


时傍白莲叶,独行青翰舟。

时将景共好,物与心相投。


旷览尽万物,分明一浮沤。


此台无不并,乐只台上游。

尘土能污人,譬如衣匪浣。


窥临得清旷,其去已大半。


不必濯沧浪,神明自还观。

大风无邪声,积雪不改色。


根方为龙去,实拟待凤食。


一日有不见,恍如岁三易。

男儿厥生时,弧矢射四方。


兹礼古所重,叹嗟今已亡。


典章可披寻,君试行一乡。

飞檐截山出,碧瓦贴云齐。


水静见鱼乐,竹深闻鸟啼。


春风花落处,误认武陵溪。

本觉不见觉,大梦非是梦。


觉梦梦非觉,其归理则共。


兔鱼亦既得,筌蹄自无用。

室虚即生白,惟道在集虚。


诗书扫尘迹,仁义外蘧庐。


形忘心亦忘,万物同一如。

藐视一籯金,独藏五车书。


高堂见古今,其乐亦只且。


以此燕子孙,吾谁数陶朱。

布夷韩彭诛,国夺名亦陨。


芮王独以正,百世荣如近。


至今园中草,欲践犹不忍。

秋月如秋水,莹澈万里流。


我欲挹其清,登彼百尺楼。


随时有佳趣,不但是中秋。

青竹老出蓝,紫竹嫩施粉。


乐彼奇节并,岁寒不雕陨。


言如拾芥者,设意毋乃近。

白露沾蕙草,王孙转忆归。


蔡州新战罢,郢路去人稀。


谒帝不辞远,怀亲空有违。

家住翠屏溪上头,思莼空结半生愁。


今朝初洗红尘梦,烟雨西江满意秋。

风飘万点湿秋云,万叶凉声睡起闻。


翻忆东华衣上汗,向人挥作雨纷纷。

江城月黑风雨寒,四无人声夜向阑。



有鸟九头天外过,嘤嘤轧轧鸣悲酸。



吹灯灭烛小儿怖,犬呼其邻嘷且怒。

泊舟不厌城南浅,谈笑淹留惊晷短。


为传潮信舣江干,暂移已觉如天远。


足音来此慰寂寞,酒面自红炉自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