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建春门外柳依依,迸泪当年彩服嬉。


穷子更无逢父日,匿王空记看河时。

先君欲筑伊川意,四十年间万事非。


他日一廛从可卜,白头持此欲安归。

一尉三千五百里,昔人尝已叹沉英。


陆机文赋成童妙,梅福官资向老清。


尽说江山多胜事,且临风月慰高情。

六十残躯鬓已斑,缪称仙术有□□。


时来孺子成功易,势去圣人为力难。


虽则筋骸精康健,奈何情意已阑珊。

经春无事连翩醉,彼此往来能几家。


切莫辞斟十分酒,尽从他笑满头花。

七人五百有馀岁,同醉花前今古稀。


走马斗鸡非我事,纻衣丝发且相晖。

禅榻萧然丈室空,薰销火冷闭门中。


光阴又似烛见跋,学问只如船逆风。


一岁临分惊老大,五更相守笑儿童。

今年今日汝七帙,明日明正又一年。


海屋春偷寒意入,骊珠月向晦时悬。


碧桃送实符同至,苍柏将图酒并传。

当年占得泰,生果值三阳。


彩合而翁舞,甘分祖母尝。


春先人日暖,日向立春长。

岭海相期又十霜,无因笑语郁川阳。


玉勾自可分兄弟,姑射何须应帝王。


瀑里云门三洞小,谼中石笋一天长。

墨香分惠小郎宜,未学犹惭最老师。


蝴蝶岂应称凤子,螺蛳那得号珠儿。


九旬玉杖争扶日,两代斑衣赛舞时。

白头频得故人怜,惠寄诗歌祝大年。


莱子妻存难作相,苏耽母在不登仙。


六旬有耳师尼父,八十无心待渭川。

犬子好生辰,开年气色新。


能先人一日,即得汝三春。


外傅殷勤就,中经次第亲。

七人四百九十岁,吴家堂上看花灯。


皓首庞眉方满坐,金杯玉碗出清冰。


三寸黄柑浑似蜜,百壶春酒况如渑。

君家城市里,终岁常闭关。
青松白石满庭内,不许俗人相往还。


看君本是山泽臞,年来战胜身亦肥。

长怜放笔写梅真,何幸披图识故人。


晚岁亲临欧禇法,清风却扫宋齐尘。


杖藜独去斜川晚,野服微吟五柳春。

三接灵丹古所传,扶危起死胜神仙。
衰颜全藉刀圭力,少驻人间四十年。
君缘直道阻横飞,我愧无才振国威。
同榜同僚忝契分,使秦使蜀重亲依。
裹粮衣帛身空老,学易知天志尚违。
自愧身无济世才,茅斋高卧白云隈。
堂堂玉立窗前竹,叠叠前铺砌上苔。
白鸟去边春日落,青山断处晚潮来。
曾侍家君接胜游,于今复见旧风流。
江湖诸老半黄壤,乡里小儿今白头。
车马在门为客好,干戈满地使人愁。
十年能几一欢呼,谁识瓜成蔓已无。
万事纷纷每如此,坐看斜阳过庭隅。
当湖文献,论旧家应数,葛天苗裔。
余韵流风长不尽,见说是翁高致。
海国波涛,兵戈涕泪,回首都如寄。
临危百箭忠臣血,流落孤踪孝子心。
霜露年年秋草碧,关河处处暮云深。
仰天已觉恩如海,爱日常怀泪满襟。
华顶访茅蓬,铢衣扬晚风。
烟霞浮磬外,日月贮壶中。
药采村姬碧,花簪酒姥红。
卫武年将百,僖公寿有千。
形方通帝梦,兆始见王田。
白发高山雪,新诗清水莲。
一卧烟霞废酒诗,长年清兴强支持。
壮心未死惊元旦,虚愿难偿愧故知。
荆树已枯连理干,梅花犹发岁寒枝。
希贤希圣又希天,治国齐家此一肩。
德业文章传世久,我今宜勉自童年。
兴阑一叶下瀛州,白发争妍白水秋。
瞬息片帆沧海近,谁人能并李膺游。
寿星二百还右四,中有仙人并吾翁。
喜狎凤皇瞻紫气,登台犹共赋雄风。
海上三飞白鹤来,草堂椿树五云开。
百年聚首商山会,念我徘徊首重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