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太华中峰五千仞,下有大道人往还。


当时马上一回首,十载梦魂犹过关。


生平爱山山未足,由此看尽天下山。

域中有五岳,国家谨时祀。


华岳居其一,作镇雄西裔。


唐号金天王,今封顺圣帝。

一莲峰簇万花红,百里春阴涤晓风。


九十莲华一齐笑,天台人立宝光中。

兹地曾栖菩萨僧,旃檀楼殿瀑崩腾。


因知境胜终难到,问著人来悉不曾。


斜谷暗藏千载雪,薄岚常翳一龛灯。

心枯衲亦枯,归岳揭空盂。


七贵留不住,孤云出更孤。


烧灰犹汤足,雪片似黏须。

峭仞耸巍巍,晴岚染近畿。


孤高不可状,图写尽应非。


绝顶神仙会,半空鸾鹤归。

昨日春游,一行恰似乘鸾凤。
知音共。
适怀心纵。

昔祠云台馆,行穿御阶柏。


夕阴岚气深,重碧照行客。


独访张超谷,渐觉岩险迫。

石人屹立古仙坛,双涧交流拱一盘。


临水种松须匼匝,就中作室要宽安。


洞经即日修真诀,玉臼逢春浴旧丹。

仙游办得茅千束,华盖须分屋数间。


微咏玉经忘我老,谩调金鼎胜于闲。


龙雷变化从舒卷,鹤露清寒自往还。

茅冈地主古醇儒,乞我冈头作隐居。


岭上闲云从管领,涧中流水听开除。


刀耕火种从兹始,雨笠风瓢便有馀。

何处清江拥玉华,手题名榜寄仙家。


光凝石殿千年雪,影动银河八月槎。


藏药宝函腾玉气,说诗瑶席散天葩。

茅冈初割一溪云,玄契华阳旧隐文。


谒简自题香案吏,封章先报大茅君。


种成和露桃千树,借与摩霄鹤数群。

华山东下有茅冈,云是毛公旧隐场。


清露尚馀丹满臼,白云今许草为堂。


冬凭野烧开畬陇,春托山雷净石床。

华山之高孰可攀,青崖白谷非人间。


天生芳臭不并世,待时敛翼归名山。


山中师友足磋砺,读书被褐方悠然。

快敌投荒万里尘,炎凉谁问荷戈人。


住山不遂乖崖愿,货畚难同景略邻。


星斗南时悽属纩,金田事起孰移薪。

马上行人思九华,飘飘高兴满天涯。


排空峭石生玄笋,落日奇峰挂赤霞。


仙掌九秋倾露屑,天河半夜碍星槎。

牧野功成后,周王战马闲。


驱驰休伏皂,饮龁任依山。


逐日朝仍去,随风暮自还。

四序乘金气,三峰压大河。


巨灵雄赑屃,白帝俨巍峨。


地劣窥天井,云深拜斗阿。

青莲居士蹑青霞,曾移九子为九华。


君今五华读书处,又见名山属李家。


峰峰西岳云间掌,朵朵郇公字里花。

端合图君丘壑间,能从郭内买青山。


峰阴欲借莲花掌,海色疑分玉女鬟。


倚槛浮云生浩溔,当阶明月写潺湲。

华山畿,天地为情转,生人作鬼妻。
上有石莲花,是侬洗头池。

萧萧倦马出蓝关,怪尔烟霞满客颜。


见踏青鞋寻胜去,高从白帝问真还。


毫端彩自金天掌,眉际寒分玉女鬟。

青天陡绝青柯坪,谁复能从坪上行。


千载犹烦华阴令,独游惟见济南生。


莲花不作人间色,玉井长骄世外名。

青天低插芙蓉乱,白帝高临落雁孤。


太乙西来朝紫翠,首阳东走入虚无。


仙人博戏凌丹壑,毛女琴声隐玉壶。

夷齐祠墓白云间,君向三峰峰上攀。


河至华阴分地络,山连蒲坂作天关。


昭王博箭芙蓉里,毛女琴声瀑布间。

玉女祠前有醴泉,张超谷在玉泉边。


二泉酿就三峰去,醉向仙人掌上眠。

蒲池太上东西瀑,散作三峰雨雪来。


玉女洗头馀碧水,至今长有白莲开。

玉井潜流作玉泉,中间二十八潭悬。


水帘一道风吹断,乱落芙蓉更可怜。

鲁国何男子,夷齐尚不希。


昔当猛虎步,今叩老龙扉。


日观辞沧海,莲花揽翠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