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苏太简参政家物,多著,邳公之后四代相印,或用,翰林学士院印。
芾记。

不知天已近,但觉众山微。


世道古来险,客行何日归。


旧游青鬓改,故国白云飞。

万马鸣鞭欲晓时,闲人盥漱未妨迟。


儿童贺喜休多拜,卿相迁除不预知。


随分乍醒仍乍醉,放怀无喜亦无悲。

往时参大政,诸老扈先朝。


合执调元柄,犹乘问俗轺。


登良爰改纪,肃政各迁乔。

君家两参预,汉代韦平氏。


留耕而耕存,惟有是以似。


乃祖忠文公,补天扶国是。

名臣汲黯郑当时,笔阵秦王将尉迟。


疾电震雷千里起,乖龙老蜃九渊知。


诸公犹羡归田乐,老我终无叩角悲。

七十翁非浪走时,夜窗自恨赋归迟。


睡稀枕上无春梦,吟苦楼前有月知。


茅索愿追田畯喜,瓜薪遥念室人悲。

岁岁花时是病时,不争春早与春迟。


阴晴谩复题窗记,节气还因检历知。


杜若荐芳聊可采,秭归啼苦未须悲。

即是黄莺紫燕时,稍晴肯放百花迟。


酒来尚许颜红借,春好何容鬓雪知。


扶杖可从灵寿赐,闻琴肯作孟尝悲。

物有先时有后时,天工无早亦无迟。


饱禁夜雨元非恶,暗受春风或未知。


一死频烦衰白报,三生不为落红悲。

豫章有家学,礼乐不见收。


为养不择禄,凄凉向炎州。


揽结桂树枝,谁为玉雪谋。

朝食叶底梨,暮看枝上花。


花开食实后,霜风振长柯。


远水良可鉴,彩云亦易过。

病鹤前年下玉京,空巢聊寄一毛轻。


白云千载悠悠外,自照寒溪野水清。

海风吹雨散晨曦,纨扇高堂两鬓丝。


想见东南宾客盛,临江酾酒看潮时。

圣远言湮感垫昏,河汾千载最知恩。


垂绅论道称前古,束发明经奉至尊。


车骑身从游汗漫,庭闱心在视寒温。

龙游宫沼凤游郊,通水明堂不剪茅。


绵蕝草仪三日具,大亨飨帝五云交。


执舆已信神为马,和鼎宁容祝代庖。

丹极飞明诏,锋车召老臣。


仲舒经术邃,贾谊谠言陈。


偃草怀殊俗,安田慰远人。

苦遭前政堕危机,二十馀年咏式微。


天上谪仙皆欲杀,海滨大老竟来归。


故园松菊犹存否,旧日人民果是非。

道义曾无间,因依遂有连。


旋闻新雨露,亟返旧林泉。


父老门庭下,儿孙几杖前。

汉室推元礼,唐家得卫公。


龙门倾后辈,鲸海伏孤忠。


守护多神物,旋归一老翁。

公昔遭前政,忠精不少衰。


立谈廷争地,上疏里居时。


意气南山在,名声北斗垂。

飘零南北与东西,倦鸟投林未许栖。


灯下冷风山鬼到,岭南春雨竹鸡啼。


炎天海国瘴烟合,深夜蛮乡客语低。

紫髯参政黑头公,日日鸣珂近九重。


花底听莺黄阁散,御前剖竹紫泥封。


都将笔下文章润,散作人间雨露浓。

空山幽响落林柯,蛮犬呶呶吠碧萝。


大庾岭头三月尽,郁孤台下几人过。


槟榔雨过鸠鸣急,薜荔云深猿啸多。

伊昔春星过草堂,使君施紫客袍方。


拈来是法谁真解,语到无言味转长。


掌里莲花堪入藏,眼中棠树已成行。

青门柳丝昔踟蹰,使君五马玉不如。


北风吹残历下酒,南斗忽堕湘中书。


山城虎豹日妨卧,水国鼋鼍谁与居。

波臣东海暂相逢,星使明河迥莫从。


共道尔时青琐客,可能犹记皂囊封。


更衣却入金华省,罢酒还听长乐钟。

牙旗金鼓殷如雷,行省旋移楚甸开。


大海秋涛公檄静,湘江春雪锦帆来。


褰帷地尽归鸿色,摇笔人惊咏鹉才。

况子高眠药湖干,九日散发一日冠。
眼前浮云富贵薄,笔底白雪交游寒。


二千里外飞尺素,十八年前论寸丹。

昔领金华省,今治金华部。


去携香案烟,来作冰壶雾。


君身自仙骨,世岂知其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