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独坐清天下,专征出海隅。


九江皆渡虎,三郡尽还珠。


组练明秋浦,楼船入郢都。

恭惟同自出,妙选异高标。


入幕知孙楚,披襟得郑侨。


丈人藉才地,门阀冠云霄。

楚塞萧条久宿师,参谋承诏上丹墀。


苦言到口真当发,圣度如天莫自疑。


万里寄声长不达,一尊相属岂前期。

【其一】


九陌逢君又别离,行云别鹤本无期。


望嵩楼上忽相见,看过花开花落时。


【其二】


繁花落尽君辞去,绿草垂杨引征路。

扬州从事夜相寻,无限新诗月下吟。

初服已惊玄发长,高情犹向碧云深。

语馀时举一杯酒,坐久方闻四处砧。

忆昔初及第,各以少年称。


君颐始生须,我齿清如冰。


尔时心气壮,百事谓己能。

邂逅聊凭法供真,兹山谁谓我非邻。


相追更喜同枝策,得意遥知了斫轮。


幽事要须尘外侣,好诗仍借镜中人。

家山千仞耸亭亭,梦绕苕溪十里青。


苦厌簿书迷老景,坐怀丘壑寄颓龄。


稚川可复寻勾漏,灵运能忘过始宁。

子说颇骁勇,筑城收汉疆。


提兵无百骑,偷路执生羌。


大将罪专辄,举军皆感伤。

惊鸾迸鹭尽归林,弱羽低垂分独沈。


带病深山犹草檄,昭陵应识老臣心。

扁舟流浪作浮家,病齿凋零脱左车。


千里归心秋后燕,一年春事雨前茶。


它时我自开三径,此去君当判六花。

诗如摩诘自名家,未数刘颠赋雪车。


问字谁携子云酒,敲门拟送玉川茶。


回头拾得风前句,扫地先除眼界花。

新将代,旧将去。
参谋来,军有主。
受命犒,不受战。

习战楼船章水滨,机轮运转若无人。


旌麾耀日惊飞鹭,金鼓翻波跃锦鳞。


四坐纵观聊举白,一阳潜动欲回春。

高衙赫弘厂,镇坐抚南蛮。


画戟环千士,雕甍插万山。


秋高鼍鼓振,风静虎旗闲。

参谋开夕宴,邀我坐深更。


暇日游观少,清时号令平。


旌旗巡哨堡,鼓角启严城。

手把玉芙蓉,青天骑白龙。
出入人间世,飞鸿蹋雪踪。


瑶草粲可拾,群峰森玉立。

皇帝万年天统在,人臣八柱地轮回。


西戎虎旅初传箭,南粤蛮王又筑台。


斗上龙光红似电,海中蜃气黑成堆。

马首风花拂面寒,十年两度过阴山。


浮云暮暮朝朝里,行雁兄兄弟弟闲。


大抵故乡生处乐,莫教明主放时还。

寂历书斋独坐寒,白头羞见雪中山。


虚名得失蜗争外,浮世荣枯蚁梦闲。


半夜朔风催客起,几时新月望君还。

一怒王师吊伐初,堂堂人物古谁如。


剑头何患无炊米,楯鼻多应有檄书。


尽道公孙能跃马,应怜学士独焚鱼。

平步青云感遇初,试看倾盖气何如。


橘皮应笑陈人榜,隽永争谈辩士书。


梦鹿果能谁得鹿,知鱼未必子非鱼。

□□冒雨入山林,毕竟驰驱获几禽。


自是魏侯言不负,当时只合献虞箴。

滇南烽火起边声,又报辽阳议益兵。


拊髀几年烦圣主,请缨今日羡儒生。


军前草檄风侵幕,楼上吹笳月满营。

狂客构堂南涧滨,涧中濯足任鱼嗔。


日容二仲共三径,家与万松为四邻。


石角钩衣归骑晚,花枝妨帽小园春。

北望彰城吊季篯,西风酸鼻哭人天。
沙场白骨臣之壮,幕府青衫我独贤。
旗卷七星援卒散,山围八卦贼氛然。
竞说杨枝倾上国,乐天题品付歌行。
但同学语雏莺小,未见回眸剪水明。
席舍主人能顾曲,晓来妆烛想销檠。
九十日春晴几日,得堪行处便须行。
官因局冷常多暇,眼到花开亦暂明。
当信光阴如过隙,莫教风雨暗长檠。
木叶萧萧下,哀蛩石上鸣。
鬓毛衰易白,胸次郁难平。
听雨添乡思,看云识世情。
端居聊自适,远色望中明。
载诵悲秋句,难忘忧国情。
溪风荐微冷,山月吐寒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