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错落珠玑满袖倾,百年初见愧生平。


人从伊傅平头数,句似阴何彻骨清。


惠我善邻天有意,惜君横道世无情。

梅山老人头雪白,摸索曹刘还认得。


平生鹿鹿视馀子,谁是诗中真巨擘。


踵门忽得天下士,慕我虚声远相觅。

闻名渴见面,未合长相思。


纷纷数来人,谁契此心期。


识公恨不早,委刺方嫌迟。

天命有定在,人心无了期。


春桃与秋菊,舒芬各平时。


人心出处问,徒尔劳心机。

绍兴庚午春,李子复南徙。


仓皇就长途,夜担不敢弛。


饯我无杂宾,亦有方外士。

休沐不暇懒,趁此郊原晴。


驾言出东门,蹀躞马在坰。


江山恣游眺,颇惬幽人情。

北枝顽顿如不仁,南枝警敏如有神。
方当群有急归宿,忽自太无偷发春。
画画清修枝拔萃,点点精明花引类。
吾事宁天左,吾道勿小径。
穷通委自然,所以为孔孟。
本朝二百年,公传得其正。
夷齐饿至死,利固非所餂。
赢取万世名,犹疑未为廉。
了无近名事,始不犯世嫌。
释家吾业根,大者名曰苦。
吾儒视苦海,翻不翅乐土。
毳行禹安之,瓢饮颜得所。
元气始北坎,入西为至清。
融之岷江中,凛欲成水晶。
三苏戏落笔,万口争嚼冰。
高庙中兴初十年,大参内制馀百篇。
心声之发动夷夏,手泽所存传子孙。
得其传者孙之嫡,参自道根至枝叶。
声生于气诗之体,于气要穷所从起。
事制于义诗之理,于义要穷所从止。
一元开辟三才矣,万世纲维十伦尔。
一身超忽白云表,双眼低回白蘋杪。
沙随风卷黄莫涯,草与天连青未了。
摩诘胸中几麋丸,诗写其真更留残。
至静之体首归坤,自乾德外坤为尊,吾宗有志未敢言。
至静之体次归艮,自坤德外艮为近,吾宗有志不容逊。
磊隗胸中自□山,外观更具山之间。
淳风转浇俗,名路成战场。
所争劣毛发,操兵肆相戕。
兵一出于正,岂不犹可防。
我昔少年日,气与风雷壮。
一言既不合,掉头归望望。
誓将老烟霞,叩角耕闲旷。
乾坤空阔几由旬,仁气坱圠熏为春。
郊原万象列绮绣,华哉规令方施行。
旧年与花尝有约,肯倦携筇并蹑屩。
挺然昂霄蟠涧阿,彼美松者非凡槎。
千林摇落乃孤秀,舞春杨柳徒傞傞。
翛然照水溪一涯,彼美梅者非凡葩。
丹岩今良士,南塘古当时。
馆餐未有适,义图以助之。
渠渠推毂心,终莫副所思。
古有贤令尹,为贫民出租。
今亦有贤令,代民偿所逋。
何必偿所逋,不忍伤肌肤。
刘侯精神秋隼紧,高论悬河倾不尽。
至尊动色嗟谔谔,权幸切齿畏謇謇。
致君未觉贾谊疏,济时尚嫌马周窘。
平生癖于诗,业债馀清净。
但已心孔开,敢夸笔锋劲。
疾书或攲斜,所向必雅正。
黄昏兀坐对疏竹,歘有寒光临蔀屋。
焚香发轴得新诗,炯炯骊珠二十六。
三唐妙音久已断,辋川丽藻今能续。
前辈久零落,老成惊创见。
平生耻问津,如今真北面。
胸中五色丝,织此锦绣段。
三槐诸孙有奇士,才高特未遇时尔。
作诗尤能备众体,短章大篇仍杂拟。
解纷使掉三寸舌,随陆苏张何足比。
宾主尽东南,离合戒辰参。
紫气迎函谷,青牛问老聃。
七贤与六逸,此会应无惭。
七夕逾兹辰,对酒歌乐胥。
吾宗晋与乔,投驩或在此。
列仙宴瑶池,群公亦其比。
馀生知几何,俯仰成今昔。
缅怀上元初,哲兄倡先席。
自后每蹉跎,盛筵难再得。
相倚亦何为,洛社结耆英。
九老集龙门,幽人剩嘉贞。
庞眉兼皓齿,环坐五百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