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满握珠玑何自来,晴窗初喜拆书开。


信哉天下有奇作,久矣名家多异才。


隔阔经年如许进,超腾它日若为陪。

微雨洗浮埃,苍颜一笑开。


僧招行药圃,儿报得琴材。


病退初尝酒,春残已过灾。

客里岁云暮,我心殊未平。


悠悠惜往日,郁郁怀平生。


况复久阴雨,喜兹霜晓明。

头上琼冈出旧青,马边流水涨寒汀。


若为留得晶莹住,突兀长看素锦屏。

累日相看似处阴,今朝乘兴共追寻。


曲栏方沼争留步,秀色新啼总会心。


酒面屡从罗绮发,花心休被雪霜侵。

简册林中老蠹鱼,年来穷谪尚耽书。


竹屏风下凭乌几,画作柯山居士图。

丈室新屏用此君,碧琅玕插古槎根。


白云一片当空下,护此寒堂宴坐人。

兹楼非我有,久居如主人。


虽无往来客,青山当佳宾。


君看楼下路,三尺软红尘。

一晴良可喜,始觉好新年。


绿涨春前水,青开雨后天。


看花吾老矣,把酒兴悠然。

一溪盘曲到阶除,四面青山画不如。


修竹罩门梅夹路,诗人居处野人居。

屋角梅花欲弄晴,耐寒庭草尚晶莹。


护霜云重知何事,留得芭蕉作雨声。

衰容迫迟暮,驱车厌行役。


路逢玉孱颜,庶用慰愁寂。


谁知九凤群,夐与秋水隔。

江上南枝暖欲妍,小春时节又经年。


谁知一点还乡梦,直到梅花树子边。

朱门深闭得香多,晓日烘帘气自和。


此地有窗无一席,固应宜著病维摩。

天上姮娥白玉肌,蕊珠宫女郁金衣。


相逢月下浑无语,笑指蓬壶作伴归。

吴娘解滴酥成蕊,天女能融蜡作花。


付与诗人说妍丑,风流二士本同家。

遮眼梅花不要多,着人无复奈香何。


月明羞看铜壶影,矮树斜枝忆短坡。

孟夏草木长,清阴散扶疏。


葱笼竹树间,石磴蟠萦纡。


嗟我事行役,弥年困征途。

每见吾甥学不休,信知积善有源流。


骅骝汗血为驹日,松柏凌霜出地秋。


努力年华成宅相,著鞭高跃破烟楼。

小竹如针能具体,方春茁笋更堪怜。


乾坤妙用无馀欠,隐几旁观为莞然。

玉雪明人眼,森然膝下郎。


原流知衮衮,诵读听琅琅。


有子若何慕,他年我莫量。

行止非人料,驱驰未席温。


传闻选肤使,端为慰黎元。


瘴岭农耕少,山城海气昏。

青阳开动初,膏雨发荣继。


光含品象熙,润及根荄细。


晨夕满盈馀,濊泽翻疑滞。

一棹河梁系白沙,芙蓉江上未开花。


十年句践罗倾国,投老西施学浣纱。

騄駬飞黄并绝尘,太行高坂骨嶙峋。


君看异日登台客,可笑于今伏枥人。

尽道寥天跨赤虬,那知深狱闭吴钩。


自知匣底千秋在,无奈寒光逼斗牛。

寸管纵横白雪飞,夜光前乘簇珠玑。


从他赤帜收全赵,斟酌登坛在布衣。

一枕梧堂乱叶飘,新诗何处掷琼瑶。


数篇风骨崚嶒甚,可道青衫业未消。

莽莽初横野,涔涔忽满城。


低迷浑欲暗,空阔固能明。


积水蛟鼍伏,荒山鸟雀惊。

何烦喜事灯来报,喜事山间足可夸。
绿竹乍移都出笋,素馨冲腊小开花。
疏牙送饭匙犹健,细字抄书笔有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