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畴昔常闻处士庄,林泉胜景甲山阳。
一渠寒水流清济,千仞浓岚耸太行。
枋口云归穿古木,燕川风过入修篁。

珥笔西归近紫宸,太平典册不缘麟。

付君此事宁论晋,载我当时旧《过秦》。

门外想无千斛米,墓中知有百年人。

霜林日夜西风急,老送君归百忧集。


清歌窈眇入行云,云为不行天为泣。


红叶黄花秋正乱,白鱼紫蟹君须忆。

云馆接天居,霓裳侍玉除。


春池百子外,芳树万年馀。


洞有仙人箓,山藏太史书。

蝉鸣官树引行车,言自成周赴玉除。


远取南朝贵公子,重修东观帝王书。


常时载笔窥金匮,暇日登楼到石渠。

凤阙千门制不奢,上公精意在朝家。


重阳蜜饵承班诏,西苑璆樽辍泛花。


萧相未央功已半,汉皇宣室宴非赊。

前年分袂陕城西,醉凭征轩日欲低。


去浪指期鱼必变,出门回首马空嘶。


关河自此为征垒,城阙于今陷战鼙。

班杨秉文史,对院自为邻。


馀香掩阁去,迟日看花频。


似雪飘阊阖,从风点近臣。

历代名书画,中原古鼎彝。


不教萧翼看,常怕米颠知。


此物空盈笈,何人与掌匙。

虽云钩二府,终未到头听。


密勿多中赤,淹留了汗青。


谗能离主眷,史果有天刑。

往年群玉顶,典领偶然同。


我去如廷秀,君来似放翁。


周聃驾牛出,鲁叟感麟逢。

竹绕长松松绕亭,令人到此骨毛清。


梅梢带雪微微拆,水脉连冰湱湱鸣。


残腊岁华无奈感,半醺襟韵不胜情。

九衢仙仗豫游归,宝烛星繁换夕晖。


传盏未斜清禁月,散花还拂侍臣衣。


天香暗度金虬暖,宫扇双开彩凤飞。

豪杰争唐鹿,江南号富强。


明时虽混一,馀俗尚雕伤。


税版诛求急,词曹牒诉忙。

问望簪绅旧,恩华雨露重。


图书周内史,汾浍晋全封。


秀发千寻壁,寒生百鍊锋。

迎侍闽川去路长,才名官职过欧阳。


翰林贵族夸东榻,史馆清衔庆北堂。


别酒正逢寒菊绽,归舟应见早梅香。

县连秦汉旧离宫,分付诗人胜武功。


带职远辞书殿去,携家深入画图中。


庭莎晓润终南雨,槛竹寒摇渭水风。

出入西垣与内廷,十年四度直承明。


又为太守黄州去,依旧郎官白发生。


贫有妻贤须薄禄,老无田宅可归耕。

清夜哀吟敌晓鸡,行藏无玷白于圭。


阳春寡和人传郢,肉味都忘子在齐。


绝俗文章终远大,循资班列暂卑栖。

淮边为郡再相逢,又得同途赴九重。


顾我尚骑天厩马,共君遥想鼎湖龙。


贾生北望朝文帝,白傅何期哭宪宗。

真人乘六龙,垂拱御八极。


日月一照临,乾坤尽开辟。


向来草昧初,庙议资玉食。

昔年踪迹寄江头,雪屋梅村自一邱。


醉里却疑身是梦,烂银楼阁看瀛洲。

九天飞下玉花繁,喜入长安十二门。


独醉且须温腊酒,迎新又欲带青幡。

荡荡尧光四表,巍巍舜德重华。


祖考万年垂统,乾坤六合为家。

天命余躬抚万方,丹心切切慕虞唐。


退朝史馆咨询处,回视文星烂有光。

胎簪峰色转嵯峨,桐柏双流逼绛河。


学士班中鸿序近,舍人池上凤毛多。


追锋次第穿花萼,下直联翩响玉珂。

史才经术世推能,玉署銮坡秩并增。


拜命争看双绶紫,书衔真作一条冰。


帝称匡鼎颐堪解,人识金瓯事可凭。

东观婆娑树,曾怜甲坼时。


繁英共攀折,芳岁几推移。


往事皆陈迹,清香亦暗衰。

东观时闲暇,还修喻蜀书。


双旌驰县道,百越从轺车。


桂蠹晨餐罢,贪泉访古初。

侍臣数厌承明庐,太守何妨太史书。


十里九坂二殽道,驷马高盖朱轮车。


分陕已信召南贵,补郡讵比平原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