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虚扉浃宵开,凉镫照幽素。


肃肃鸦不翻,团团云稍去。


蛩底闻行泉,箐黑辨浮露。

行李发江东,帆轻御便风。
几朝同啸咏,千里破空蒙。
天入南徐阔,山经北固雄。
霸气凄凉忆豫州,薜萝掩映小山幽。
不知今古几枰误,空使英雄两泪流。
借问长枪威塞外,何如短棹老沧洲。
可有安身处。
更谁何、千金市骏,草庐一顾。
富贵功名堪弃置,难断情缘一缕。
种梨易长地旧淤,春风一扫无枯株。
沙头古寺枕城角,楼殿自与人迹疏。
看花置酒三月破,点检座客惟欠苏。
翠竹西江我屋,白云南粤君家。
当日设陈弧矢,今朝相对天涯。
背郭新畴一径偏,数声黄鸟绿阴穿。
不嫌初服牵宫锦,共操南音入野弦。
菡萏月明山雨后,琅玕风细烛花前。
天放狂夫半日闲,来听野老立谈闲。
如今早稻场花了,打点腰镰带月还。
小桥欲度更沉吟,笑对酸儒野水浔。
溪女蕉衫黄胜锦,看人闲倚竹门阴。
清晨一棹长林端,水声沉濊日色寒。
行人见水不见日,黄叶竹儿千万竿。
沈锁寒洲,接烽岩塞,远邮阻断来程。
便乡心一夕,梦影入燐青。
剩无主、哀鸿遍地,念家山曲,难唱休兵。
西风暗、吹雨黄叶声边。
孤棹冷泊吴烟。
津桥星火半明灭,羁人相对迟眠。
愁牵客棹,春深番舶,轻掷一百五日。
秋冬倏又匆匆过,只自小窗孤另,别离谁惜。
白发高堂劳远望,算几度、他乡除夕。
濒江多胜宇,兹地更推高。
结友为文会,开樽较饮豪。
春华今始盛,圣代况亲遭。
鄞江东望水连空,越峤明峰几万重。
谁识此行多乐事,挥毫一曲饮千钟。
湖上归时暮气侵,松香花露拂巾簪。
万家灯火沙河里,月色相和廓暝阴。
偶陪嘉约出重闉,自觉超然隔世尘。
若欲遍游山下寺,直须经岁驻征轮。
南山到处待挥毫,逸似凌云羽翮飘。
好著碧纱笼寺壁,更将金刻置岩标。
爱君图写柳溪游,想像濠梁问子休。
渔钓每怀班嗣壑,烟波疑在志和舟。
清时未易忘轩冕,大隐何妨傲葛裘。
仲长买宅近高山,饶得群芳不费钱。
地接伊浑宜水竹,门临嵩室足云烟。
未抛簪组真朝隐,更有田园即世仙。
云木合沓烟火微,迎人入峡山鸟飞。
短篷初系晚炊作,半江水长知鱼肥。
楼台下上架岩谷,十日暗雨游人稀。
我与均之少年时,京国秋风武昌夜。
藏书惯自签甲乙,鉴古能分床上下。
真好常嗤龙牖窥,知味不同猿羹泻。
江城地瘴海棠春,湿雪梅花二月夜。
白云左绕临皋亭,洞箫匏尊赤壁下。
荒壤到处题姓名,词源万斛珍珠泻。
三年不见奂之诗,孤馆相思风露夜。
莽然示我知苏篇,汉家飞将从天下。
更惠江贼玉尺抛,恨无蜜酒银瓶泻。
寂寞黄州左迁客,清宵回忆南冠夜。
当时岂独蛰龙愁,瘐词几毙银铛下。
仁皇遴得宰相才,孤臣感激泪如泻。
蜩甲蛛丝有斗争。
雁行虎穴任纵横。
谁于胜败见人情。
萧骚。
终朝。
风号。
留取镜中花,云屏低照。
回首玉台前,宛然颦笑。
风静咫波平,万古银河道。
凤蜡烧残,鹅笙炙罢,艳雪珑珑催曙。
画阑玉戏争妍,粉镜梅妆添妩。
裁云剪水,才幻出、满庭花雾。
阮郎归去,怅浓春瞥逝。
缥缈仙源路无际。
剩年年、寒食如墨春阴,吹碎雨、点点替人弹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