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才独立万夫却,险语磨崖山鬼愕。


翕然万口竞流传,一字谁能加笔削。


自怜庸钝百不聪,晚来喜见人中龙。

□□将泽国,淜腾迎淮甸。


东江输大江,别流从此县。


仙尉俯胜境,轻桡恣游衍。

跃马乘春到渼陂,渼陂风景足清奇。


晴涵山影沈青黛,冷浸天光漾碧漪。


盛代已无唐室禁,荒碑犹载杜陵诗。

去岁兹晨共访僧,夜深犹借佛前灯。


但令作偈应无住,独喜吟诗得未曾。


芳坞莺声春似故,玉沙蜡屐雨同登。

冬雨久不作,冰霜谢穷阴。


予因积遐思,于焉事追寻。


西山数君子,幽居托云林。

西郊云偶集,先雨谒东皇。


露马踏风叶,飙车候石房。


夫君元始佐,启我玉函光。

西风一棹思鲈兴,抖擞尘缨归旧庐。


最忆香山石楼下,清伊深处钓寒鱼。

追思洛社闲游伴,屈指于今太半亡。


若到龙门更闻笛,定知悲感似山阳。

苍苍绝壁迥巃嵷,陟磴攀藤一径通。


茅屋数家松叶下,山程十里水声中。


天开殿阁回峰抱,日落云霞半岭红。

志士不厌朝市喧,幽人终爱山林静。


一生遑遑为斗食,匪石有怀徒烱烱。


今朝结客来西湖,翛然会心尘虑屏。

暑风无力上襟裾,雁序冲烟入翠虚。


小憩净莲开梵境,偶闻密竹话真如。


倦游政似知还翼,便静聊同得计鱼。

散策春岗晓,樵苏一径长。


钩衣藤挂石,断路水浮塘。


山静竹生韵,池清兰自香。

春江晓鼓收更鼍,笋舆催上西城坡。


嵩阳散人蓝田吏,紫髯参军三语罗。


机云兄弟更奇绝,杖藜杂沓行逶迤。

春风亦世情,去我若驰骛。


北枝未破粉,断萼已飘素。


殷勤南郭綦,邀我整冠履。

茶瓯唤起清昼眠,涧松岩竹谈幽禅。


秋曦忽随壮士臂,暮景已入诗人肩。


尘缘咄咄鱼吞饵,胜事堂堂驹着鞭。

美哉轮奂若天成,一笑凭栏趁喜晴。


弹厌江山诗句老,破除胸臆酒樽盈。


溪头圉圉观鱼跃,柳外萧萧忆马鸣。

底须风景叹新亭,且听樽前贱子陈。


拚却玉山颓绿醑,莫将银海眩黄尘。


山容似画屏环立,世事如棋局几新。

蜿蜒一径踏苍龙,趁此霜林叶未红。


翠壁嘘云疑欲雨,沧江翻浪故多风。


凄凉遗事从谁问,邂逅清游与子同。

追攀却忆谪仙诗,曾向东城倒接䍦。


此日清游非痛饮,一时幽趣有枯棋。


鸟声似逐新阳啭,竹色如便晚景迟。

长风掠疏林,残叶何悽悽。


浮云带远山,半压愁眉低。


纵游乌奴寺,乃在嘉陵西。

城南绝景半林端,城北荷塘十亩宽。


风月无尘频入座,江山吊古一凭栏。


瀛红浅露娇啼脸,绡翠轻飔醉倚干。

好友频相过,闲愁一笑忘。


逶迤萧寺径,淡薄老僧房。


饱饭溪山足,空门日月长。

众岭莽回互,古刹藏乔林。


平川一目尽,列岫千重深。


昔人几经历,我辈复登临。

湘水前萦带,蒸江后引裾。


中容齐塔阜,上建读书庐。


气象河汾上,规模景祐馀。

孙盛龙山集,刘洪凤岭游。


孰非陪好客,俱不负高秋。


白发与时背,清风劝我休。

浓煮茯苓饮,细研松柏脂。


虽名为节物,未必合时宜。


旨酒淘茱糁,华颠岸菊枝。

昼饮石壁下,苍苍云树寒。


忽逢一僧来,欲趁扁舟还。


云住叫岩寺,共看赭亭山。

柳长沙白草离离,万物东南渐絜齐。


自折桃花玩春水,人生修短总成泥。

饮散墦间祭肉残,林深终日闭幽兰。


重来野客朱邢我,坐久摩挲马柱看。

野水青山非昔祠,奠觞那复计醇醨。


抛梁有咏谁其续,除却灵均世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