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谙刀笔晚尤工,旧贯新条问略通。


斗智固应雄鹜辈,论年亦合作狙公。


孙魁明有堪瞒处,包老严犹在套中。

灾祸妖祥判立谈,白头犹舞茜衣衫。


卖符效速抛农业,治祟年深转法衔。


三老赛冬为杀豕,四婆开岁倩祈蚕。

刘叟衣装绛老年,市中卖药且随缘。


驰名最久经三世,阅病虽多未十全。


龟手有方俄贵矣,乌髭无诀独皤然。

身已龙钟不出村,尚能抱瓮灌蔬园。


瓦盆甚朴常盛酒,茅屋虽低可负暄。


锄倦扶藜访邻叟,祭归怀肉遗诸孙。

炼不成丹死不休,岂知岁月竟悠悠。


老于蒙叟仍黄馘,丑似弥明亦结喉。


尚隔蓬莱三万里,浪云椿树八千秋。

半间古屋冷飕飕,死尽同参偶独留。


昔已寻师远行脚,今惟见佛小低头。


旧绫无用聊收取,破衲难缝且著休。

向来岁月雪萤边,老去生涯井臼前。


举孝廉科非复古,给灵寿杖定何年。


空蟠万卷终无用,专巧三场恐未然。

不必闽天去,吴郎已大都。


抚膺双睥睨,抵掌一侏儒。


腰带金嫌阔,头毛药渐扶。

东风吹花绘吉州,江学城头吉字流。


凤凰岭上挂飞瀑,片片并入桃花湫。


春雷唤龙龙欲起,吸雾腾波几千里。

城处无远瞩,念君亭馆幽。


窥帘竹色动,隐几松阴流。


道书久不读,清言时一酬。

苦楝先人树,婆娑只此中。


枝枝桑梓似,叶叶蓼莪同。


攀处栖乌满,啼时落月空。

十丈苍皮带雪僵,山云归晚泊书床。


不缘曾读离骚熟,兰亦欺人未肯香。

当年词笔擅灵光,白首青袍厌旧行。


曳杖少游行下泽,吹篪仲举在长杨。


庭前玉树森兰桂,阙下琼花忆棣棠。

珠帘十二锁兰苕,一树亭亭碎月摇。


贝叶恍疑天竺寺,琼花如睹广陵桥。


阶前秀色呈诸谢,庭后新声度六朝。

乍辍三更枕,初回万里航。


眼青犹上国,头白正高堂。


历历瞻鸿羽,呱呱忆雁行。

九月南徐路,椿颜入梦频。


太行云唤客,东海月迎人。


桃叶新歌扇,芦花旧钓纶。

山林气骨本来癯,客气乘时敢阚虚。


韩愈无医惟赠遣,宗元何病岂工书。


不烦天女梵花散,自有乡人傩茢除。

浮世憧憧为底忙,百年光景等风狂。


乾坤自隘胸襟豁,言语无多意思长。


但觉高歌同夜酌,未应别赋写春伤。

欲言心事鼻先酸,最怕清流亦倒澜。


尘路争车甘下泽,雪毛满镜自南冠。


高悬古月看时变,相与春风到岁寒。

残生光景满腔愁,平地江河汹涌流。


可痛事多周正月,不言心有晋春秋。


俗饕无梦亦寻鹿,人饱自歌谁饭牛。

纷纷万变自鸿荒,人事都归梦一场。


龚胜馀生祇廉里,渊明初意岂柴桑。


山林有味儿亲圃,风雨无眠客对床。

老不能狂心自箕,览观宇宙百非宜。


沈舟那管帆争水,抱瑟难随竽用时。


只把书医凭几困,闲从龟决访山疑。

宇宙中闲战血腥,不才难应少微星。


穷顽得寿非三甲,老拙无文况六丁。


醉后时歌东里曲,闲中堪伴北山灵。

心如古井不生澜,无奈形骸寄两闲。


老境阳春亦风雪,危时明月自江山。


琴书有旧聊相与,门户虽贫未是闲。

几年偕隐同归洛,纷纷世态春冰薄。


今古长安似弈棋,惟有投闲是先著。


每思登眺帝子楼,风雨靡靡滞城郭。

逖彼潇湘水,北流云梦阴。
钟灵孕华阅,宝树何萧森。
长公楚山玉,仲甫荆南金。
出告游非远,耕锄十亩馀。
承颜思问寝,食力命巾车。
陶令瓶惟粟,班生赐有书。
一从相业始曲江,谁似王家待二郎。
学以渊源推正派,功于堂构羡传芳。
由来龙德幽光发,都借鸾书奕世昌。
日永晷渐移,午睡梦方觉。
抱膝百虑婴,羁怀渺难托。
感君自高谊,一见等夙昔。
南荒始作相,大业美开元。
千载曲江后,谁与并腾骞。
丈人初养晦,家学浚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