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傍凫鹥问画桡,好山当面酒深瓢。


风流莫讶人豪少,谈笑真知道味饶。


悠漾晚移云影淡,清泠东去水声遥。

两山齐起屹双阙,一岩突出刳寒月。


成行松桂自昭穆,入耳流泉间宫角。


向来妙思发天蕴,突兀小亭著能稳。

多士如林古豫章,不应较艺寓僧房。


一朝尽辟荆榛地,万础俄新翰墨场。


文笔要同孤塔耸,词源宜与两湖长。

骊山名胜古来闻,丘垤纷纷夐莫群。


老鹤瞑投孤嶂月,蛰龙晴吐半岩云。


崔嵬直与终南并,葱茜疑从太华分。

万里昆明未即功,方池凿象练兵戎。


女牛跨汉东西隔,旗鼓连营远近同。


巨舰初移云作阵,石鲸如动水生风。

朝罢千官卷舄行,袍衣犹带御前香。


偶倾天上流霞美,便忘壶中白日长。


丛竹娟娟帘绕碧,回风淅淅殿分凉。

师今顺寂去,所寂竟何如。


倏尔归无物,湛然同太虚。


化成三昧火,超出四禅居。

一樽江上思鲈酒,两首伊滨忆鳜诗。


今日东田遂前请,香梗绿蚁鲙红丝。

霜红雪白不同时,春到骚人了未知。


素艳底应成偃蹇,练裙缟袂且追随。

南陌无人地自偏,僧房深锁竹娟娟。


我来不为梨花雨,要看春风碧玉椽。

花底杯盘藉翠茵,折花围坐当歌人。


谪仙自是开元客,玉帐熏香揖太真。

十日不踏兴胜寺,张子讶我何深藏。


谓疑幽忧属末疾,岂知发兴搜诗肠。


我初学此无检束,虞初九百恣荒唐。

晏起已嗟为惰甚,讵堪酒病复相婴。
未忧居养能移气,当念怀安实败名。
便腹亦尝嘲睡癖,腐肠非是醉时清。
初闻富经术,颇复事风骚。
作者意不尽,斯人才已高。
大编来警策,短发对爬搔。
清暇临池结草庐,鳄鱼已去育嘉鱼。
分来丙穴真相似,投向濠梁乐自如。
南浦云山增胜概,杜陵水竹称幽居。
闻君往年客淮西,及见我公无恙时。
潜山皖水德星聚,天下中庸人表仪。
川行节往万事尽,我独流寓东南涯。
予怀天地惠何悭,赖有仁侯念拙艰。
尘土未尝轻俗状,风霜多为霁严颜。
兵厨美酿才嘉贶,子舍清吟继宠颁。
归舟南过练塘时,重阅前年送别诗。
人世阖棺方始定,客程流梗固难期。
君还里闬寻三雅,我尚山城守一枝。
琉璃剪叶碧团团,收拾繁枝径尺寒。
举赠诗翁知有意,要令饱看鹤头丹。
天公怜我太徒劳,为散冰花洗郁陶。
翻觉篮舆清兴动,风流不减剡溪高。
薄宦才堪鸡肋比,泥涂风雪不偿劳。
折腰始悟青衫左,到底山林一著高。
惭愧田家趁好晴,鸦鸦两岸水车鸣。
畦丁露宿腰镰健,馌妇泥行脚板轻。
作苦仅能供伏腊,有年何处不升平。
龙洲湖海士,瘗玉昆山阿。
山川邈如昨,乔木拱烟萝。
伟哉二三子,览古发啸歌。
偃云耸层霄,惊露落古雪。
虬枝喜垂涧,鹭羽陋鸣垤。
蟠石千岁苓,顶朱百龄血。
久客怀归尚未归,半生尘土涴征衣。
买臣每叹行年困,伯玉空知往事非。
春雨又苏边地草,秋风应老故山薇。
杨柳章台,早香絮落尽,游丝空结。
庭院谁伴吹箫,黄昏奈何月。
春去也、珠帘似雾,便钗影钏声都灭。
独枕缫愁,离弦絮恨,天涯酒醒灯昏。
惜别经秋,玉台明镜生尘。
红蚕吐尽黄金缕,化罗浮、蛱蝶仙裙。
校书隐马队,饮酒窥狗窦。
礼法不见缚,高轩一宇宙。
二王咤连璧,小王腹如绣。
东林未到闻人说,护国门前最逼真。
亦有远公能好客,他年同作社中人。
石桥松径入招提,尽道分明是虎溪。
却恨归鞍太匆促,不能月下听猿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