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缘山列城郭,岁久亦已颓。
羽檄来何方,工作殷如雷。
六丁运巨石,泉扉荡然开。
水烦鱼不大,驭促马已疲。
法令贵宽厚,牛毛安所施。
秦风荡六合,赋役悬高卑。
病起不饮酒,客来意何如。
四座皆春风,燕燕深相于。
富有富贵交,贱有贫贱趋。
早岁苦忧患,况兹抱沉疴。
展转不能寐,夙夜如枕戈。
骨肉交相持,朋友亦屡过。
如云供帐出郊关,人指温公向洛还。
绿野尽容开白社,明时岂合卧青山。
筹边曾借谈兵外,裕国频劳握算间。
寥落知交渐渐稀,朔风觱篥话将归。
一尊千里悲离席,九罭三章赋衮衣。
偏爱丹崖违俗好,岂应白眼傲时非。
此去悬车十二年,飘然谁不羡登仙。
老臣去国心犹赤,蚤岁辞荣发尚玄。
家近东山瞻日观,阶联南斗切星悬。
三朝元老大司徒,媲美贤哉汉大夫。
暂许毕公离左右,岂同贺监乞江湖。
礼城斗烛难埋剑,溟海渊深更媚珠。
守岁他乡已十年,此宵何事不成眠。
宦情一笑花灯下,乡绪千条柏叶前。
青镜渐增潘氏鬓,壮怀犹系祖生鞭。
世事亦何常,惨舒递相荡。
今日非昨日,回首一惆怅。
圣人久在宥,君子始用壮。
汉柳秦沟潞水春,长安依旧小郎新。
风云漫属僧繇壁,蹊径空回季路津。
陌上标旗斜度雨,里中车马暗生尘。
古道谁于今日然,碑阴硕友记吾先。
交因陈实生前重,书识扬雄死后传。
恨魄犹随南诏鸟,吟魂应慰北邙烟。
候火夜铛暖,松风数沸腾。
茶烟轻袅袅,迥出白云层。
夜静灯花落,天寒香篆斜。
斋厨缺芝术,釜甑任尘沙。
卧云枕涧流,跂石荫疏景。
清磬数声中,悠然发深省。
徘徊苔径深,徙倚林光暮。
爆竹响空山,栖禽惊不度。
蛰鳞尽屈伏,倦翮自低飞。
岚气晚来重,呼童掩竹扉。
短发飒风吹,盛年逝水过。
古今梦几回,静眼忽窥破。
生死同醒睡,亦如夕复朝。
须知根本地,原不属增消。
冷落茅檐下,残釭剔半明。
梅花瘦比我,窗外影交横。
蚤年漫学数,不识五和十。
挟策问君平,噬脐悔莫及。
折肱已更三,立壁惟馀四。
一副光皮囊,逢场且作戏。
梧门先生雅嗜古,奇书蠹简无不搜。
冲寒车骑忽过我,示我陈帙光盈眸。
名经千佛罗秘册,三科蕊榜群材收。
东皇暖艳履端浮,启曙苍龙应候游。
行处阳春原有脚,吹来太簇正从头。
云占三素仪金凤,冻破重阴出土牛。
持节风清识玉堂,惊涛直下海天苍。
望公如岁深饥渴,训士通经化莠良。
碑口昔曾传汉水,棠阴今更遍蛮疆。
春潮月夜载驰驱,传送牙樯到海隅。
风起垂虹劳险渡,星飞挽粟济灾区。
耕渔得复流离子,童叟应无庚癸呼。
荆州闻望久名驰,海外循声更可师。
一路欢呼慈父母,十年抚字当孙儿。
叨陪笑语春风里,许把芳樽夜月时。
征帆西指几回还,天险孤悬岛一湾。
村有居民皆近海,墙多古石却无山。
夙因瘠土耕渔苦,况值灾时稼穑艰。
东风稍杀北风劲,庶几可以借帆力。
况有山神预告期,未敢迟延误晷刻。
纵然掀簸我不妨,自矢平生志无惑。
不管人间岁易更,客来空谷惬幽情。
一江烟水团鸥梦,十月风霜冻雁声。
挂壁昏镫侵鬓冷,洒窗白雨入诗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