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里寒溪竹里桥,野人居处绝尘嚣。


病来芳草生渔艇,睡起残花落酒瓢。


闲把道书寻晚径,静携茶鼎洗春潮。

媒雉不诱凤,由鹿不致麟。


终南有嘉士,天子不得臣。


板舆入穷谷,同隐之推亲。

两板船头浊酒壶,七丝琴畔白髭须。


三春日日黄梅雨,孤客年年青草湖。


燕侠冰霜难狎近,楚狂锋刃触凡愚。

白首穷经通秘义,青山养老度危时。


门传组绶身能退,家学渔樵迹更奇。


四海尽闻龟策妙,九霄堪叹鹤书迟。

西候风信起,三湘孤客心。


天寒汉水广,乡远楚云深。


服彩将侍膳,撷芳思满襟。

西山禅隐比来闻,长道唯应我与君。


书上无名心忘却,人间聚散似浮云。

九日山僧院,东篱菊也黄。


俗人多泛酒,谁解助茶香。

吴门顾子予早闻,风貌真古谁似君。


人中黄宪与颜子,物表孤高将片云。


性背时人高且逸,平生好古无俦匹。

天生灵草生灵地,误生人间人不贵。


独君井上有一根,始觉人间众芳草。


拖线垂丝宜曙看,裴回满架何珊珊。

独思贤王府,遂作豫章行。


雄镇庐霍秀,高秋江汉清。


见闻惊苦节,艰故伤远情。

远客殊未归,我来几惆怅。
叩关一日不见人,绕屋寒花笑相向。


寒花寂寂遍荒阡,柳色萧萧愁暮蝉。

应难久辞秩,暂寄君阳隐。


已见县名花,会逢闱是粉。


本自寻人至,宁因看竹引。

青云何润泽,下有贤人隐。


路入菱湖深,迹与黄鹤近。


野风吹白芷,山月摇清轸。

素风千户敌,新语陆生能。


借宅心常远,移篱力更弘。


钓丝初种竹,衣带近裁藤。

官居鼎鼐古今无,名士才臣独一余。


贤阁御题龙墨灿,诏归补衮在须臾。

迟贤心置阁,高意此郊居。


古径行春早,新窗见月初。


放歌还倚瑟,讲道亦观书。

群子游杼山,山寒桂花白。

绿荑含素萼,采折自逋客。

忽枉岩中诗,芳香润金石。

秋意西山多,列岑萦左次。


缮亭历三癸,疏趾邻什寺。


元化隐灵踪,始君启高诔。

行尽松坡与竹坡,沿溪窈窕上岩阿。


山深每恨客来少,寺近莫教僧到多。


但觉洞中人不老,不知云外事如何。

到来心自足,不见亦相亲。


说法思居士,忘机忆丈人。


微风吹药案,晴日照茶巾。

松因溪得名,溪吹答松声。


缭绕能穿寺,幽奇不在城。


寒烟斋后散,春雨夜中平。

结茅只约钓鱼台,溅水鸬鹚去又回。


春卧瓮边听酒熟,露吟庭际待花开。


三江胜景遨游遍,百氏群书讲贯来。

昔年吟醉绕江蓠,爱把渔竿伴鹭鹚。


闻说小毫能纵逸,敢凭轻素写幽奇。


涓涓浪溅残菱蔓,戛戛风搜折苇枝。

平生诗誉更谁过,归老东吴命若何。


知己凋零垂白发,故园寥落近沧波。


酒醒藓砌花阴转,病起渔舟鹭迹多。

相庭留不得,江野有苔矶。


两浙寻山遍,孤舟载鹤归。


世间书读尽,云外客来稀。

无著复无求,平生不解愁。


鬻蔬贫洁净,中酒病风流。


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。

碧草径微断,白云扉晚开。


罢琴松韵发,鉴水月光来。


宿鸟排花动,樵童浇竹回。

夕阳逢一雨,夜木洗清阴。


露气竹窗静,秋光云月深。


煎尝灵药味,话及故山心。

爱君年少便知足,今君虽老更无欲。


闭门不出动经时,保此无穷清净福。


黄衣弟子杂僧徒,共守荒郊数椽屋。

经苑初成墨沼开,何人林下肯寻来。


若非宗测图山后,即是韩康卖药回。


溪籁自吟朱鹭曲,沙云还作白鸥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