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日归期恰及春,馀年乐事最关身。


出门便旋风吹面,走马联翩鹊啅人。


却对酒杯疑是梦,试拈诗笔已如神。

平生文字为吾累,此去声名不厌低。


塞上纵归他日马,城东不斗少年鸡。


休官彭泽贫无酒,隐几维摩病有妻。

千里归程三伏天,官新身健马翩翩。


行冲赤日加餐饭,上到青云稳著鞭。


长庆老郎唯我在,客曹故事望君传。

老何殁后吟声绝,虽有郎官不爱诗。


无复篇章传道路,空流风月在曹司。


长嗟博士官犹屈,亦恐骚人道渐衰。

含颦不语坐持颐,天远楼高宋玉悲。


湖上残棋人散后,岳阳微雨鸟来迟。


早梅犹得回歌扇,春水还应理钓丝。

想到江陵无一事,酒杯书卷缀新文。


紫芽嫩茗和枝采,朱橘香苞数瓣分。


暇日上山狂逐鹿,凌晨过寺饱看云。

霄汉正联飞,江湖又独归。


暂欢同赐被,不待易朝衣。


山雨迎军晚,芦风候火微。

白笔南征变二毛,越山愁瘴海惊涛。


才归龙尾含鸡舌,更立螭头运兔毫。


阊阖欲开宫漏尽,冕旒初坐御香高。

清时望郎贵,白首故乡归。


有子纡蓝绶,将孙著彩衣。


松乔新道院,鹤老旧渔矶。

文自咸通后,流散不复雅。


因仍历五代,秉笔多艳冶。


高公在紫微,滥觞诱学者。

正叨清级忽从戎,况与燕台事不同。


开口谩劳矜道在,抚膺唯合哭途穷。


操心未省趋浮俗,点额尤惭自至公。

开瓮腊酒熟,主人心赏同。


斜阳疏竹上,残雪乱天中。


更喜宣城印,朝廷与谢公。

都官虽未是名郎,践历曾闻薛许昌。


复有李公陪雅躅,岂宜郑子忝馀光。


荣为后进趋兰署,喜拂前题在粉墙。

琴声不断宓生堂,再见除书出未央。


圣主久宽宗正法,词人多拜客曹郎。


江波尽叠尊前泪,山月将充橐里装。

子美以诗鸣,今古无对手。


当时谪仙人,长句颇先后。


精深律切处,故自非其偶。

羡人得志能如虎,笑我乏才粗效鸡。


伫看天兵旋北阙,从今不用玉关泥。

秋气迎节至,凉雨乘高风。


车马散北阙,冠盖会南宫。


从吏殆成隐,玩岁复将穷。

中庭待月,正催诗雨过,暮山横碧。
别后连昌秋几度,一话团圞今夕。
万里清风,坐中为我,扫尽云踪迹。

豫章城外发春帆,西望岷峨落日酣。


故国蚕丛随地迥,浮云鸟道与天参。


政行定布秋官令,赋就多逢蜀客谈。

黍峰蒲糁正关情,况复登高望冶城。


惊见北方真学者,尚怜南国旧书生。


风遗异世晋有笏,犹在君家唐未轻。

休烦蜀鸟劝归频,正欲尼山拜圣人。


若使诗书灰烈燄,便应天地化微尘。


汉书牛角虽漫夜,鲁史麟经不断春。

博学登庸岂等闲,为亲捧檄为亲还。


阙廷久恋心逾赤,江海重逄鬓欲斑。


日丽凤台辞禁苑,云连雁荡认家山。

羸卧承新命,优容获所安。
遣儿迎贺客,无力拂尘冠。
偃仰晴轩暖,支离晓镜寒。
兰署联镳已六秋,今当分袂赴闽州。
葡萄满酌冰花冽,獬豸新簪霜气浮。
万里骢声冲雪去,三关民瘼望风瘳。
岭海穷冬变风色,瘴烟灭尽梅花白。
行台日长羽书简,载酒远送朝天客。
客乃金曹粉署郎,早登科甲随班行。
叶公画龙称绝艺,赫赫声名传后世。
所翁奋起能继之,今睹斯图无乃是。
眼底风云结暝阴,崭然头角出波心。
门对清溪水一方,森然古柏见祠堂。
披肝疏草光青史,带发头颅见烈皇。
第一清官标姓氏,在三大节定存亡。
圣主当阳宁,文星冠甲科。
经纶弥宇宙,带砺誓山河。
荆楚藩屏大,番禺职贡多。
又西风、吹动塞云飞,碧天倚清秋。
拥长亭祖席,斜阳旗影,枫叶江头。
赞画雄藩三载,莲幕更风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