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宪府触邪峨豸角,璅闱驳正犯龙鳞。


那知近地斋居客,忽作深山同宿人。


一盏寒灯云外夜,数杯温酎雪中春。

月好共传唯此夜,境闲皆道是东都。


嵩山表里千重雪,洛水高低两颗珠。


清景难逢宜爱惜,白头相劝强欢娱。

弦管声停笑语阗,清尊促坐小阑前。


已疑月避张灯夜,更似花输舞雪天。


玉蕊禁春如我瘦,银釭当夕为君圆。

秋热常年无此例,今宵有月不能凉。


槁苗似妒诗人懒,作意催成祷雨章。

督邮不敌客愁浓,那更秋宵一笛风。


公子何曾知许事,旷怀也解与人同。

圆月出山头,七贤林下游。


梢梢寒叶坠,滟滟月波流。


凫鹄共思晓,菰蒲相与秋。

礼足一垂泪,医王知病由。


风萤方喜夜,露槿已伤秋。


顾以儿童爱,每从仁者求。

数卷新游蜀客诗,长安僻巷得相随。


草堂雪夜携琴宿,说是青城馆里时。

青天有右目,昏明不常开。


常时翳云气,古鉴生莓苔。


秋夜特清彻,乃顾渐西回。

瀑山木落霜寒夜,共读吾家梦得诗。


坐对遗篇忘漏尽,手遮残烛怕风吹。


森严似听元戎令,机警如看国手棋。

云树萧然丈石居,清罍遥夜荐霜蔬。


佳言屡似飞香屑,往事真如绎故书。


窗外影闲双睡鹤,灯前手冷一编鱼。

小廨寒依竹浦云,酒阑相对说离群。


一声新雁谁先听,今夜江南我共君。

故人散尽独君存,风雨相逢海上村。


尊酒饮阑言不尽,更留余烛照黄昏。

车马竞清夜,人物秀三楚。


登临得免俗,兹楼岂时睹。


同来两稚子,冠者亦四五。

月楼风殿静沈沈,披拂霜华访道林。


鸟在寒枝栖影动,人依古堞坐禅深。


明时尚阻青云步,半夜犹追白石吟。

莫怪繁霜满鬓侵,半年长路几关心。


还家点检家中物,依旧清风在竹林。

夜色满柴门,二人自成世。


众木霜气中,叶黄影在地。


竹筱拥寒溪,相虬入烟态。

高柯交影散瑶台,露气横流拨不开。


无住奔泉先我去,孤飞大月逐峰来。


清寒一往甘终古,劳转多生记此回。

高城积雪禁烟重,驻马劳君设夜供。


江左文章争唾玉,座中谈笑尽雕龙。


同心竞结逢时带,如意长骄醉后锋。

斗酒相过蓟苑东,高台雪后问来鸿。


苍茫客思看人尽,辽落书题握手同。


不独声名多抱恨,即论刀笔几称雄。

夜色瑶宫映,华灯玉树依。


参差见花发,历乱觉星微。


禁籞通沉火,仙音度羽衣。

欲暝天全白,将规月渐升。


龙衔员峤烛,星灿紫微灯。


绮色深三殿,钟声散五陵。

溪阁临虚面势宽,凉天佳月共追欢。


渔舟忽动水光碎,桂魄未高山影寒。


色染林峦烟漠漠,气侵笑语露漫漫。

常时月好赖新晴,不似年年此夜生。


初出海涛疑尚湿,渐来云路觉偏清。


寒光入水蛟龙起,静色当天鬼魅惊。

连璧英姿总一班,樽前且斗此时闲。


狂言不禁仍多酌,醉舞何知复下关。


烛烬销花沉夜漏,风声入座起酣颜。

床敷第一峰,峰头更高阁。


超然出尘寰,何用不寥廓。


万有声臭无,中夜神明跃。

弟兄身事各茫然,赖有先人二顷田。


他日青山映黄发,长如今夜对床眠。

无用乾坤一腐儒,年来踪迹转崎岖。


身名未就耕桑废,何日投闲老此湖。

森爽秋逢三五中,霜天云物坐来空。


河灌百川还小艇,寺藏荒野亦疏钟。


客啸忽闻清唳雁,月圆真讶吐珠龙。

玄亭遥夜一尊开,握手青衫气未回。


击筑幽燕人渐老,看花韦杜客重来。


千秋彩笔双惊座,万里黄金独上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