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夜风兼雨,帘帏飒飒秋声。


烛残漏滴频欹枕,起坐不能平。



世事漫随流水,算来一梦浮生。

北窗八尺卧文藤,夜雨生凉洗郁蒸。


袅袅清愁萦断角,悠悠孤梦伴残灯。


羸躯垂老嗟焉往,公论犹存似可凭。

束薪从涧底,及此不时求。


力比鹅黄酒,功如狐白裘。


分才具糜粥,馀事暖衾裯。

风怒欲拔木,雨暴欲掀屋。


风声翻海涛,雨点堕车轴。


拄门那敢开,吹火不得烛。

风声掠野来,澒洞如翻涛。


雨声集庭木,桐叶声最豪。


残暑一洗空,凛然念绨袍。

曼肤汗雨不胜挥,夜景泠然暂解围。


漱罢寒泉甘齿颊,梦回斜月入窗扉。


荷翻小浦孤萤度,露湿危巢倦鹤归。

何知此邂逅,谈笑接清扬。


对雪知春浅,回灯惜夜长。


密云通炫晃,残月堕冥茫。

春风正豪怒,夜雪复飘扬。


勿使羁愁乱,自知清兴长。


帘疏声淅沥,灯冷晕微茫。

雨洗风扫除,老火不复燎。


蓐收行正令,一夕清八表。


衰骸困烧煮,魂魄始可招。

县郭初传柝,船窗已闭篷。


星低春野路,月淡夜淮风。


烟水东南阔,渔盐吴楚同。

天寒地冻正霜宵,被冷风号入帐骄。


贳屋再经飘瓦尽,破炉重补买薪烧。


老牛脊坏堪驮鸟,小犊书来尚滞辽。

冬青手植年真久,冷日寒姿颇映堂。


追悔木阑晴未补,忍教风干夜俱伤。


乱阶朱实离离静,仆雪青条茜茜长。

昨夜星辰昨夜风。
玉窗深锁五更钟。
枕函香梦太匆匆。

华灯光射银屏影,斗起春光。
月转回廊。
罗绮风飘满路香。

春城箫鼓无端闹,说近元宵。
华烛高烧。
偏对良辰更寂寥。

扫地风来不可当。
却于风后转清凉。
喧喧翠竹声疑斗,飒飒红蕖意自芳。

高情常爱白云多,云为漫山雨注河。


野人宁知御史雨,只见石田苏晚禾。

辞家已三日,夜泊苍山矶。


遥看月仰瓦,星斗何依稀。


玄云忽四合,黯尔灯无辉。

暖日开迟异去年,回车曾此在春先。


岂知游事原无俚,却为风宵独未眠。


晓径莓苔将接迹,短栏榾柮不成编。

上元灯火胡尘里,寒食田园野草生。


文武坠来唯不寐,精神耗后更多情。


片云忽作几日雨,众恨添号半夜声。

归梦不觉远,合眼海门潮。


罗浮刚咫尺,风吹断铁桥。

道人南来冒炎酷,云水生涯寄枯木。


嗟予久堕魑魅群,黎唱蛮歌耳根熟。


深林迥静啸鸺鹠,雨湿天阴闻鬼哭。

满林黄叶肃霜天,挑尽残灯未得眠。
无限心中隐忧事,又看新月挂天边。
眼明喜见早酴醾,窗外风号集霰时。
梅蕊已惭前腊破,芳心休用怨春迟。
纳凉除夜昨几似,见雪芭蕉今不疑。
风风雨雨总无端,半夜晴光半夜寒。
天道岂因今日异,人情原在此中看。
当歌易散梁尘绕,过雨难教火树乾。
倚竹佳人生暮愁,那知情伴夜蝉幽。
一山风月龙吟罢,声入江云袅袅秋。
天柱峰高月华碧,自古人间风雨隔。
飘然欲探蟾窟游,万里阴霾妒良夕。
玄云忽开黄道明,顾兔涵秋抱冰魄。
元日今年雨不绝,玉壶画舫兴何豪。
城边暝合青山失,夜半风鸣白浪高。
咫尺楼台藏洞壑,参差钟磬出林皋。
罡风吹雪散云关,一片愁心万壑间。
剩与行人助行色,风看杨柳雪看山。
晚烟轻拂乱山横,落日才收月已明。
万顷孤光低阔野,一天寒色带疏星。
交情要与秋容淡,携手难禁夜气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