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昨游天台,夜投石桥宿。


水声乱人语,炬火散山谷。


穿林有惊鹘,截道多奔鹿。

通身是眼,不见自己。


欲见自己,频掣驴耳。


通身是手,不解著鞭。

蛮径寻春春早,千点雪,已飞梅。
席地插花传酒、日西催。


莫作楚囚相泣,倾银汉,洗瑶池。

禅槽养马似支公,控马长须鬓插红。


却说看山须霁好,昨宵湿马费梳騣。

恒阳霜后洗嵯峨,宝界横开窣堵波。


万里悲风吹大陆,千山落木下滹沱。


尊前暝色灵鹙破,坐里边声法雁过。

蔼蔼西蓝阁,烦襟一望开。


山川归盛德,奸杰委尘埃。


城迥云连堞,烽闲草蔽台。

善财叩补陀,大千一弹指。


我行无神足,重趼二百里。


中年逢百罹,所欠但一死。

仙梵嬉游半日陪,岩前金碧映楼台。


好山入眼看无尽,他日携樽拟再来。

山中礼忏始出山,盘绕香云两袖间。


陟岵只徒抒望眼,闻经真可破幽关。


修诚已入莲花界,敛虑方依满月颜。

十里香花结胜因,海幢今复见斯人。


月明起处咒云净,梵呗高时海色新。


好福已瞻诸佛顶,真诚犹自拔诸亲。

野寺当幽处,登临思亦佳。
暮云方绕室,秋水欲浮阶。
扫榻呼僧语,凭轩动客怀。
邹湛葛疆往过此,幕中佐曹畏简书。
习池岘首自今古,故时悲喜成空虚。
越王之孙府从事,恶人亦作俗吏呼。
城上繁星五鼓初,江皋申祷访精庐。
林回半隐翔鸳刹,野阔平飞画隼旟。
十地真容陪合掌,百城甘澍待随车。
眷此东林社,来寻惠远师。
坐深凉意满,吟苦树阴移。
白鸟冲残照,青芦响暮飔。
秋气先林薄,郊行得自娱。
官河斜抱寺,野舍近通衢。
粥鼓迎人出,畦蔬当砌敷。
千手一手用,千眼一眼观。
用观无差殊,何必许多般。
法云普覆,双溪水绕,新筑璀璨。
高阁孤耸,一灯远映、梵音到花畔。
桂香又遍。
当年亦自惜秋光,今日来看信断肠。
涧谷一生稀见日,作花偏又值将霜。
骏足有穷处,芒鞋凌丹梯。
不知所历高,但觉天容低。
只身入无境,回首迷故蹊。
经秋懒出门,一日遍诸寺。
野衲颇逢迎,精蓝工位置。
情随陟境改,气觉与时异。
一自居庸贼骑来,禁城宫阙望烽开。
侍中早弃司农印,监视原非戡乱才。
传诏亦曾趋暖殿,佩刀无计御平台。
我来古寺暗销魂,瓦砾盈阶一径存。
仅有炉烟凝白昼,绝无钟鼓课黄昏。
颓垣雨洗毗卢面,蔓草尘封方丈门。
襄州城东十里馀,天仙大悲江上居。
白龙盘伏不敢动,澄波如练风前纾。
饱闻黔首喜相谓,微此妙相吾其鱼。
春城满望,晓阁闲登。
尘销霁景,定出真僧。
人怀远思,槛凭危层。
阁,阁。
雕镂,彩错。
簇明霞,攒丽萼。
袅霞披迥殿,香雾拥轻帘。
晓花歌静院,芳树捧晴檐。
碧天临迥阁,晴雪点山屏。
夕烟侵冷箔,明月敛闲亭。
圣主钦崇教,千光显绀容。
映云窗倚暖,笼月箔花重。
净刹香风远,危栏碧雾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