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银海摇光,玉山霏素,平临万井烟村。
嫩杨枝上,青帘高挂,飞来一缕春痕。
妙香生佛字,恍行入、桃源洞门。

好东风。
暖融融。
花坞山茶照眼红。

遂过天宁寺,花香染客裾。


藓碑迷故事,风障护春蔬。


野草浓于绣,遥山淡若虚。

秋原何淡沱,荒溪奔相互。


清潭最明迥,丹嶂极修嫭。


我来驻精蓝,回飙已凝冱。

三月烟花古所云,扬州自昔管弦纷。


还淳拟欲申明禁,虑碍翻殃谋食群。

驱车尘冥冥,隐见孤塔圆。


大佛相接引,一径横苍烟。


升堂坐初定,微风度檀栴。

斜阳布满地,雷雨忽在颠。


仰看四泬寥,声出双松间。


属耳倏已远,飞度万壑泉。

驻马扶游兴,招提背郭开。


只堪吾暂憩,不谓尔能来。


香饭青蔯供,轻衫白氎裁。

为惜招提近,扶醒信短筇。


回风争万铎,落日逗孤松。


禅语时时得,秋山处处供。

冲寒此日城西寺,酌茗看山兴未涯。


塔外风传群帝乐,林间雪是讲坛花。


闻钟客散催疲马,施食僧归起倦鸦。

浮图隋宝额,舍利汉金人。


龟捧云蚨篆,龙蟠海藏鳞。


蹑空依日月,飞磴隔风尘。

上方期不住,初地已成赊。


握手苍梧阔,题诗白日斜。


坐深闻圣乐,别至散天花。

小榻栖兰若,朝来得纵眠。


依依上窗日,隐隐隔墟烟。


偶转昙花径,闲翻贝叶编。

长安三月芳意赊,习习柔风黄鸟斜。


春社虎溪能远送,暮云凫舄未堪遮。


城闉倦借支公马,江路吟逢潘令花。

久客钱依杖,奇探句入囊。


未禁陶令酒,聊借远公房。


辱为藏钩忍,机堪坐隐忘。

东风依步屧,爱此禅房幽。


一雨忽秋色,诸天来瞑愁。


乌随托钵下,僧逐鸣钟收。

白足逢高侣,黄金说胜缘。


雨时龙象出,星外佛灯悬。


斯物能千古,吾人各一天。

雁塔衡飙劲,珠林密雨回。


昙花空外散,天乐定中来。


龙出阿罗钵,猊翻般若台。

旅泊不求安,小憩南台宫。


轩楹尽北乡,盛暑堕甑中。


开垣追微凉,山顶罗千松。

去年今夕寓通城,犹有新诗寄弟兄。


一自裹囊来海上,更无系帛付鸿征。


禅房酌酒夜方阒,海月窥人光更清。

分种自诃林,枝枝大士心。


无花与天女,有叶是潮音。


渍作冰绡好,书成梵字深。

萧邱兰若昔相从,仙露明珠近再逢。


深院焚香迎玉节,上方披闼挹金容。


重来似忆身前事,久住那惊饭过钟。

水南石上天宁寺,春尽移舟偶自登。


烟树雾花犹病眼,洞云崖月独闲僧。


楼高百里山皆出,江近诸川泻欲腾。

七级芙蓉起,千年舍利藏。


地形标海岳,人代阅隋唐。


镜现三天象,珠含四日光。

趺坐对禅镫,江风浪几层。


还从鹤城路,去访虎溪僧。


湖晓星浮石,岩春瀑断冰。

今日从征亦偶然,天宁遐想思悬悬。


贪荣不得还山去,须信衰翁未古贤。

十年不得舞衣班,行尽天涯万里山。


黄阁伴食空皓首,苍生未济漫胡颜。


新朝兵革征方急,旧隐烟霞尚未还。

古人不尽当时意,历历登高总自悲。


为客惊秋仍往节,去年看雪正峨眉。


功名岁晚非天予,法喜宵寒共石遗。

旧瞻天宁塔,今览天宁寺。


兹塔多鬼怪,光芒夜夜至。


不知何时殿,结构今颓弃。

当年一剑两承恩,此日孤樽许细论。


物换星移空想叹,云摇雨散各飞翻。


已教牛斗收冲气,毋使蛟龙得去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