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仙山高处幸逢君,缥缈宫袍五色云。


身到峰头金殿里,手持天上紫泥文。


诗成似有神灵助,境胜休传俗客闻。

壁立千峰紫翠浮,一峰直上更孤遒。


世间有此擎天柱,何用人怀杞国忧。

雁宕龙湫气混蒙,展旗卓笔势争雄。


翠翀霄汉双鸾影,玉立东南一柱功。


兴入常云飞夏雪,醉看高瀑挂晴虹。

天根盘海底,大浪舂其南。


众山尽萌芽,迸出白玉簪。


涛波蚀之半,玲珑兀空龛。

东南地势下,海水复善啮。


青天久轩轾,独见斗杓揭。


古帝省下上,东维成敧缺。

听钟到灵观,仙子喜相寻。


茅洞几千载,水声寒至今。


读碑丹井上,坐石涧亭阴。

缥缈高峰下,相从蹑屐来。


攀崖行觅草,欹石坐传杯。


半岭开琼观,中天倚玉台。

地布黄金玉作岑,西来三祖古禅林。


山云半剪传衣色,海石空留听偈心。


涧水供筵经雪净,竹房清梵出烟深。

群山奔来一峰起,千丈芙蓉碧霄倚。
嫦娥却月愁推轮,王母呼烟结缯绮。


分明有路金阙通,翠滑无尘玉壶洗。

秋深木落草阑珊,遥望皖公独掩关。


莫道高人能遁世,世间元亦有灊山。

亭亭一柱控千峰,作镇天南拟岱宗。


呼吸可能通帝座,土茅曾此奠侯封。


傍看日月毂双转,倒揽烟霞翠几重。

拔翠五云中,擎天不计功。


谁能凌绝顶,看取日升东。

百年怀抱竟何成,仓卒羁魂恨未平。
客里一棺凭友葬,边荒八口仗谁生。
义当身任无他诿,泪为家贫暗自倾。
密密赣滩三百里,此滩崛起最峥嵘。
中原柱石知多少,安用江心滥得名。
口如布谷本无语,身似虚空何所还。
观音岩迥出云雨,好住幽窗望小山。
道人别我焦山去,拟卜穹岩毕暮年。
帆来帆去澄江阔,我亦心驰落照前。
经年于此忍朝饥,又见秋山草木腓。
满口阳春无和者,却将锡杖向空飞。
舟入仙源第五重,紫阳书舍翠微中。
古今不逐桑田变,知有前山对此翁。
层台屹立楚天西,曙色遥分石径危。
玉兔已沈千仞壁,金乌飞上万年枝。
露凝仙掌云犹湿,花覆天坛影渐移。
古洞深沈万木遮,洞中初转阿香车。
已知太乙行时令,不觉春光动物华。
甘雨顿青原上草,仙桃渐吐日边花。
山绕琳宫列画图,天然形势一仙都。
翠岚窗户藏丁甲,白昼风云忽有无。
羽客夜归骑一虎,仙禽晓过引双雏。
岩前流水带龙腥,石上灵芝到处生。
绝壁倚空非禹凿,高萝悬幄自天成。
岚飞翠雨林梢滴,鹤载瑶笙月下鸣。
深谷藏源远近通,下连诸涧尽朝宗。
飞空自响钧天乐,震地偏惊启蛰龙。
阔处倒涵山岳影,渡边多见鹿麋踪。
万壑千厓晓雾消,琳宫弘敞映仙桃。
路通绝顶青冥阔,凤哕朝阳紫殿高。
林下每看羊化石,松间时见鹤归巢。
宝殿珠宫护六丁,一尘不染昼冥冥。
树环松桧千层碧,山立芙蓉四面青。
落日风声随虎豹,虚檐云气走雷霆。
诸峰罗立翠莲开,天柱当中冠五台。
势插银河逾万仞,顶摩黄鹄倚三台。
丹光夜向琳宫出,云气朝从华岳来。
东坡先生白玉堂,嬉笑怒骂皆文章。
南迁再谪过儋耳,笠屐行歌烟瘴乡。
平生节义应自许,皦若烈日当空明。
擎天一柱锁崖嵬,六洞烟云亦异哉。
更有泉飞漱寒玉,不妨频为此山来。
松江舍北。
正水落晚汀,霜老枯荻。
还见青匡似绣,绀螯如戟。
天柱岧峣与天通,紫皇高住金银宫。
下朝群帝三十六,琼蕤翠羽骖飞龙。
广乐絪缊赤霄暝,烟霞烂熳回仙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