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曾公岩在通天侧,旧是曾公自凿通。


东望不堪遭乱后,南归却忆向岩中。


春阴虎卧千峰雪,日落猿啼万壑风。

豫章城阙倚晴虹,公子东归道路通。


表里湖山烽火后,东西楼观画图中。


谁家杨柳秋霜落,何处芙蓉暮雨红。

上人伐木东乡去,城下渡江秋水深。


百里云山还独往,几时烟寺却重寻。


衲衣尚想南军送,贝叶应同西祖吟。

双塔金光隐夕阴,孤城寒气日萧森。


山围叠嶂黄牛耸,水落回塘白石深。


凉日松杉空苒苒,秋风禾黍自沉沉。

丞相提兵阙下来,淮南幕府一时开。


从军王粲应能赋,草檄相如独擅才。


万里关河通驿骑,五云楼观接蓬莱。

嗟子频年事远游,又携书剑谒邦侯。


浔阳乱后多公馆,樵舍新来有客舟。


野树尽含山雨润,江花初结渚云愁。

孙侯高堂竹石图,笔意迥与寻常殊。


山城五月困炎暑,坐我如对寒冰壶。


侯言此图不易得,吴兴赵公好风格。

九鹭何娟娟,翔集在中沚。


感此秋气澄,森然欲飞起。


差差白羽分,皦皦皓翼比。

故人旧谪和阳戍,五月初闻罢种田。


谁使南山歌石烂,天教合浦得珠还。


荣华过眼青云后,事业伤心白发前。

北平西蜀路绵绵,惊梦愁心各黯然。


见日清尊须共倒,暮春华发总堪怜。


寒云三峡啼猿外,秋雨重湖落雁边。

故人旧别向西川,移谪淮山苜蓿田。


容易繁稀花着雨,寻常员缺月当天。


四章诗忆京城送,八月书闻历下传。

我有故人在崇庆,忽看图志忆当年。


北来已近三秋别,西上宁回万里船。


峡口猿啼山月上,关头雁度野烟悬。

旷子南园清夜游,忆曾放棹过中洲。


花间吹笛啼青凤,竹底烧灯走翠虬。


一月醉来浑不醒,十年老去谩多忧。

龙湾桥上秋初月,珠浦亭前日暮云。


把酒曾从终夕醉,寄书定约几时闻。


乌台节带冰霜操,蚕国诗成锦绣文。

二月金陵相见时,小东门外柳丝丝。


登楼尚想题诗处,对酒空怀送别期。


官市马嘶红日上,宫门莺啭绿阴移。

忆在兵曹三四年,君留东署我西偏。


检书清夜燃官烛,沽酒常时数俸钱。


借马独行缘送客,闻鸡相唤去朝天。

三月乘槎海上归,君来我去偶相违。


海神庙下波涛壮,莱子城边草木稀。


作郡新声随日起,趋朝旧梦逐云飞。

此日闻君事远征,还从瑶岭上金精。


百千万叠晚山出,三十六湾春水生。


龙去石潭黄竹暗,鸟啼仙洞菊花晴。

白下东门柳,当年手种成。


行行当别路,叶叶是离情。


解缆惊秋雨,扬镳送晚晴。

已报新移郡,犹闻不下堂。


买舟辞快阁,度岭问韶阳。


晚驿江云白,寒潮海日黄。

太守威名重,中军节制专。


城池百战里,藩屏数州先。


兵帐江云动,戈船野雾连。

华岳上逼层霄,可窥星斗之真迹。
黄河来自西极,长送昆仑之正脉。


绮霞彩虹灿一色,枫林岂让柿叶赤。

建业当年骢马游,岛夷无定万家愁。


心悬吴越严兵日,身隔江淮抗疏秋。


耕稼可曾怀上谷,艰难每自念中州。

送君丝管急清商,曾向都亭醉夕阳。


聚散几年知鬓改,声名千里见才长。


淮西未得归鸿雁,颍上犹思集凤凰。

驱驰国计久知难,出守多劳感岁残。


淮海一州宁卧治,东南千舸正愁看。


石头路断云何惨,瓜步兵来水更寒。

缥缈双旌向北飞,遥看喜色动庭闱。


关中剑佩趋丹扆,天上风云护紫微。


策马帝乡成昼锦,听莺客路换春衣。

孤城有客驻征鞍,下榻今宵重鹖冠。


叠嶂烟云当户暝,老槐风雨逼人寒。


开樽最喜天涯合,为郡偏忧塞上难。

双旌带雪下长安,晓色催人马上寒。


不惮风尘驰驿道,应知父老伫江干。


金华云隔三千里,碧草春生五百滩。

薄暮高城独延伫,望中飞鸟没烟树。


岘山何异楚天云,盘涧更连秦甸雨。


二十年来春草长,儿童牧马向斜阳。

昔别都亭柳,垂条几度新。


独辞燕赵路,相和楚阳春。


老去辙鱼涸,时来尺蠖伸。